01
三十五岁,曾经是一个遥远的年龄。
小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太慢,自己恨不得赶快长大,好像长大了才能干各种各样想干的事情。大概像西西弗斯推石球一般推着时间往前走,时间还总是慢悠悠地不肯挪步。
曾几何时,时间开始慢慢加速。日出日落,一天就过去了;星期一刚相互问早,星期五就要互道周末快乐,一周眨眼间过去了;不经意间,日历又翻过一个月;接着,一年又过去了。
告别相对悠闲自在的大学生活,开始每天周九晚五的工作生活后,时间也换了一副面孔。等到成家有了孩子之后,时间开始像从山顶滚下的巨石,自动开启了加速度,即使你想让时间慢一点,时间也会不留情面地行色匆匆。这个时候,才蓦然发现时间再也不是曾经的那个时间。
每当回想前几年的事儿,总是感觉那时候好像时间很多,应该干更多的事情,这样的循环一直在继续着。
记得高中的一本课外读物曾经讲过一句大意如此的话:时间大约分为两种,一种是用来浪费的,一种是用来珍惜的。正因为曾经浪费过时间,所以才要更加珍惜剩下的时间。大学毕业季曾经参加一个社团的活动,与大二的学妹聊天,感慨四年的时间过得真快,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希望她能珍惜时间,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工作后,看到每年来单位的新同事,自己心里都要感慨一番,面孔越来越新,心态越来越老。交流时也是好为人师地告诫后来人,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多多把握刚入职这几年的宝贵时光。
再想远一步,等过几年,再看这段时间,也许会发现这段时光也是令人向往的时段吧。
02
三十五岁,是一个可怕的年龄。
为什么说可怕呢?因为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叫中年危机的焦虑。
长安居,大不易。对于从农村入城的初代,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总是会很多。生活是一山总比一山高,工资不高,房子车子孩子老人无一不需要做好考虑,但又无力快速解决,整天沉浸在这样一种焦虑之中,生活其实谈不上什么幸福感和获得感。
同年工作的很多小伙伴离开了原来的单位,去追逐自己理想的生活了。这里要为他们的勇气点赞,也为他们的坚持喝彩,为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三十五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年龄鸿沟,无论是企业招聘,还是公务员等单位招考,35岁都是一条分界线。因此,这条年龄的界线更增加了人们的焦虑感,如果说35岁之前的机会还多的话,那之后的机会就变得弥之珍贵。
干到35岁,工龄也不低了,如果还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心里难免会意难平,特别是还想有所抱负的话。
03
三十五岁,是一个认命的年龄吧。
孔夫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于我来说,三十没有立,在通往不惑的中途,我觉得应该先认命。
年少轻狂时总觉得世界就在自己手中,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后来发现自己其实只是泯然众人而已;曾经觉得凭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大的历史跨度,但现在发现留给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可能更为现实;曾经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冥冥之中必有自己的一份使命,现在觉得生命只是一个偶然,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延续生命的意义。
即使认命,仍要去追求生命中那些值得追求的东西,不管最后的结局如何。
即使认命,也要在有限的生命框架内努力搭建超越时间限制的意义之塔。
按照庄子的齐物思想和佛家的平等心,三十五只是平凡的一年。抛下焦虑的包袱,不在意太多外在的评价,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营造一所属于自己的花园,用坚定的步伐向自己的理想生活迈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