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常能看到《那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怎么样了》,《那些早起的人怎么样了》这种标题的文章。很多文章中还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大学寝室六个人,五个人在打游戏,就他一个人在学习。别人都嘲笑他,然后他还不合群,特立独行。最后当然是就他一个人成功了,成功到这5个人都遥遥相望,高不可攀。
我还看过一本鸡汤书,大意是,作者就是这个不合群的人,他每天跑到图书管看书,回寝室以后,同学边打游戏边嘲笑他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可作者不理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励志故事的结尾,作者也成功了,成功到什么程度呢?成功到现在只有他在空调房里打字,而别人却在大太阳底下干活。
读到这,我也不知道作者对成功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以是否在空调房里待着来划分成功的界限。大概这位实名的作者也怕他同学看见这本书,所以也不好吹嘘他现在多么成功,人家多么失败。也许人家发展的比他还好呢!
毕业几年以后的人应该都清楚,一个人想要成功与否,其中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你的人脉、你的家庭背景,你的专业知识,你所处的行业是一个夕阳行业,还是正值风口。如果是正在创业的同学,你的计划是否清晰、完备,计划的有可行性是多少?你的流动资金是多少?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让你成功,也有可能让辛辛苦苦的你,一无所获。
所以这些鸡汤文的问题在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简单粗暴的归结到个人努力上,读书多少上,其他因素选择忽略,一概不提。
其实一个人读书多少,读书的难易程度,到最后能有多大的收获,这是很难衡量的。最近的一期圆桌派,请来了《读库》的主编张立宪。梁文道、蒋方舟几个人在圆桌上,讨论读书以及读经典的问题。读书经验颇丰富的老六,在节目中说,一个宿舍里6个人,有一个人把十几本陀思妥耶夫斯基读完,而其5个整天玩游戏。你很难说这个人以后与其他人有什么差别,或者说他比别人发展的更好。这真是一个很难衡量的东西。
我们希望今天学的东西,明天就能用上。我们希望看的书、文章里面有大量的干货。就算读书也选择听书,听那些观点已经被提炼好,音频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书"。
苦苦读书,并没有换来实际的利益,于是我们又开始借助于鸡汤文,打鸡血。或者加入一些读书营之类的活动,死磕一些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而且也并不感兴趣的书。
读书变成了死磕,变成了共读营里的打卡环节。很少有人愿意花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读名著,以换得那一点点自身的变化。
其实读书与收益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来没有哪本书能让我们醍醐灌顶,也没有什么书能让我们读完之后一劳永逸。
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知乎大V张佳玮就在知乎上回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读的书很快就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
他讲述了他从小到大的读书经历。他从小就开始看书,高二的时候读了一个张爱玲的短篇《等》,读完这篇文章,他便很想去上海,于是去了上海读大学。
等他攒够了钱,又去了法国念书。
为什么会去法国,最初动机是什么?
这也是签证官问张佳玮的问题。
张佳玮又举出他看过的外国文学的主人公,都是年纪轻轻想去巴黎见识一下世界。而他喜欢的一位作家——海明威,写了一本《流动的盛宴》,描写了他在巴黎的生活。这便是他29岁仍选择去巴黎求学的动机。
张佳玮读过的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他的思想,默默的给了他人生的一条方向。
作家刘瑜在她的文章《从经典到经验》,谈到她的读书经历。她当时阅读《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译本,枯坐了2个小时只能翻四页,偶尔读懂几句,也基本上觉得作者是在胡说八道。后来刘瑜改变了读书心态,开始以问题为箭头,不断地去阅读,作者称之为从经典“堕落”到经验。当她想弄懂“资产阶级民主是不是虚伪的”这个问题,以前的她会读马克思、读卢梭,而现在的她会读议员的投票记录以及民意测试,这些作品虽然微观,但有理有据,远比读那些思想巨作来的实际的多。
这是两位有丰富阅读经验的作家告诉我们的读书经历。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者从自身出发,读能解决当下问题的书。当你在书中找到了乐趣,你在书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也不在会苦苦追问,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那些爱看书的人,真的没有怎么样,只是读的多一点,懂的多一点,再多读一些,再懂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