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功夫我们这一行六人离开家乡已经两天了,昨天怀着对家乡的不舍与对海门的期待这种纠结的心情,我们终究还是离开故乡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且今天结束了一天的培训学习。此刻方能静下心整理一下思路,梳理一下今天装进脑袋里的东西,也为明天的学习清理些内存。(内存小,没办法!)


说实话,明明早知道要到千里之外,可不到离开家那一刻,对学生,自己的孩子,家庭……始终放不开手,踏上大巴车去机场那一刻明白再多的不舍也要舍。于是一路上开始想像我要奔赴的目的地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那里的楼房高吗?街道宽吗?建筑多吗?是什么样子的?想到这里又有迫不及待想马上前去看看人家那里的教育到底在怎样做?
今天上午第一站我们入校(海门通源小学)去全方位感触新教育。这次来之前我一直想亲身感受下数学教学如何融入新教育元素,今天刚好有听课安排,我去听了节四年级数学课。



说实话,这节课上的朴实,也扎实,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识系统全面,重点突出,难点在师生交流合作中突破,可我内心不知道为什么硬是要从中找到和新教育相关的元素去评价这节课,所以我感到自己很迷茫。难道认识了新教育,就只能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一节课的好与不好吗?太不客观了。所以我最后认为这节课还是很好的。
接下来我们都在听讲座中度过,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通源小学赵萍校长的讲座《让教育回家》,看得出来本校的家校共育做得很深入,也卓有成效。校长从三方面阐述了家校合作的必要性:一是它的缘起--新生命家校共育需要家长的成长;二是思考--谋求新生命家校共育整个之道;三是课程开发,也是从校长的汇报中看到学校研发了那么多卓越课程,(人格课程,阅读课程,实践课程,运动课程,节日了程程),每个课程都那么精致,既锻炼了孩子的综合能力,又加强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应该都深有体会,如今的孩子不好管理,出现的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这就要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让孩子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也让孩子们能在家校的共同关注下更好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赵校长对家校共育工作做的如此出色,也为孩子后续的发展做了有力的保障。
今天听的内容不少,想要系统整理还不太容易,只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加之梳理,希望明天有更好的成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