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B站时看到一条视频,看完后我才意识到我一直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虽然我很久没有做过听力测试,但是我估计我离听障不远了。
固有印象里好像听力障碍非得是听不清、听不见才算,更有甚者潜意识会认为只有正常人和聋人,觉得我能听见你说话,能听见他说话,就够了,然后继续肆意妄为,挥洒“青春”。
事实上,有一个很恐怖的事实,就是在我们成年后,很多感知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消耗品,用一点少一点,具体机理我就不赘述了,我还是简单说一下我个人的感受。
我现在的问题就是处于中间阶段,听人说话丢失信息,原先我还没注意,想来已经有很久了。个人感觉就是一句话不能很清楚地听清楚每一个字,容易产生偏差。
比如说上次辅导员和我谈话,他说:我等会再去把材料打印一遍。在我耳里听到的大概是这样:诺等会再触发材料打一遍。后边的我大致能猜出是什么意思,就是第一个字我不确定,到底应该是“我”还是“你”,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对于生活的影响还是有的。
可是为什么我是直到看过那个视频才知道,主要还是无知吧,尽管我算是一个遇事不决百度百科的人,但前提也是我得能意识到确实有这个问题。虽然我听不清楚别人说话,但并不是完全听不清楚,周围也很难有安静的环境,于是我总是将原因归结为环境太嘈杂,对方说话太小声,或者说对方说话突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
我现在才刚过二十一岁生日,我还不想这么早就戴上助听器,因此脑补对方的说话内容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脑补出来。我原先的信号老师,她上课的声音还行,但课下就相对较安静,说话细声细气的,我与她交流的时候就很费劲。
原先我只是和她说一下上次请假的事,她说了很多,但是我只听明白她说了一句:“我上节课没点名……”其他的话我是真的听不清楚,我也尽力想去听清楚,她大概也是重复了两三次,我依旧没有听清楚。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在我没听清楚对方说话内容的时候采取怎样的态度。
俗话说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并不是所有人都乐意跟你费那个劲讲个明白,一生中要交往的人很多,总不可避免要与这些人接触。别人也有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工作,何苦如此,每每看到别人不耐烦的神情我也会在心中叹一口气,这不是别人的错误,可怨我吗?或许吧。
回眸过往,我惊恐的发现我会有意减少与别人的语言交流,尽量转战网络,语音消息也会转文本,对于别人说的话,我大多以“嗯”“对对对”等等这样的话来回复。看电视越来越离不开字幕,可是视力也并不犀利,现在已经离不了眼镜。
这样的生活似乎很糟糕,习惯了也就那样,只是偶尔会想想,我距离“别人眼中的社恐”,还有多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