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2241/270163e5f64f00e7.jpg)
这几天一直在消化儿子说的一句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我觉得深奥,难以理解。儿子向我解释:阴与阳不是孤立存在。两者其实互为依存关系,有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说。
母子俩为什么突然聊起如此深刻的话题?
起因是我被现实生活中的极端思维之人困扰。对方明明清楚我在职场疲于应付,精疲力尽,还要见缝插针随时随地向我倾倒她的情绪垃圾,忍受她那些单曲循环。等到某一天我因要做饭,必须挂断她的电话,情绪失控的她给我发来了八十多条语音信息。
等到听到她的真正心声后:那就是她后半生不愿履行她的人生义务,她宁愿不要家庭,远离她丈夫和儿子,还需要人来陪伴照顾她。她看来是已把我物色成可以陪伴她的最佳人选。
我这才真正醒悟:好友关系应该是双方在共同成长。这依赖心理实质是一种剥削心理。
我没任何义务和精力接受这一盘剥。于是,快刀斩乱麻,不动声色,毅然远离对方。
这也是我要开通公众号的深层原因,填满我的闲暇时间,充实自我,不被无用信息所困扰,拒绝无效社交。
自然,极端思维之人不会就此罢休。于是,才有了我们母子的这段对话。
儿子:“譬如网络上有人发布一些负面阴暗的东西,大家不去理会,也就很快消失殆尽。如果你忙着反驳,指责,反而助长了对方消极的气焰。你的阳气助长了阴气滋生壮大。”
我:“哦。我回应了对方,才让她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可能会形成这种依存关系,这好比动物与植物的共生依存关系,动物消费植物,动物离开了植物势必无法独立生存。当一方依赖另一方时,强为阳,弱为阴。所以我被消费了,莫名其妙变成了阳。
那么,如何避免形成这种被动的人际关系?
千万别去指责,解释。也不要期望别人理解你。更不要指望能改变对方。尤其是固执的中老年人。他们拒绝成长,不思进取,只会索取,复杂之人还搞道德绑架,想出种种名目来吸收对方身上的阳气。这种自私自利的个性,以后必然会演变成攻击性人格,甚至影响到人身安全。
不理睬,不回应就是最佳做法。
当一个人无端作,突发奇想,而且已严重影响到我的正常生活,我必须当机立断,从这种不良关系中撤出,保持精神世界的洁净。
同时,也在告诫自己:以后绝对不要加入到网络里那些无意义的纷争,而是培养自己的个人爱好,在精神上滋养自己,愉悦身心。这才是爱自己的最好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