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遇到朋友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好几天设计出来的东西,客户根本不认可!
辛辛苦苦花了好几天做出来的LOGO,在客户眼里不过是一个超级简单的形状,一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画出来。“就这,还值3000大洋?”
在客户的观念里,一个LOGO,或者一张海报,就是淘宝上所谓的1元LOGO设计,5元海报设计!
真的是我们设计出来的作品不好吗?
不是的。
有可能是你给甲方粑粑的提案方法不对!
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你以为的只不过是你以为的。
随着我们做设计的时间拉长,我们都养成了自己做设计的习惯。比如:
当你提交自己的设计方案的时候,你通常给客户看什么?
我想,很多人是这样的:把自己做的方案,比如Logo的图片发给客户就好了,最多再加个贴图mockup。
可是这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客户根本感受不到你为此付出的努力。
这就导致了前面说的问题:这不很简单吗,一个小时就画出来了,怎么敢要3000块钱?
客户看不到在这个过程中,你辛辛苦苦搜集资料,调查背景,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初稿,否定之否定…看不到你为此阅读量大量相关书籍资料…
你只呈现了结果,反而不讨好。
这就是一个设计的习惯问题。
魔⻤藏在细节里,要有效率的做好一个设计作品,其中牵涉到很多的方法和技巧。
今天想要和你分享的,就是来自台湾设计师李宜轩的好设计之习惯,它不一定会完全适合每个⼈,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分享与你。
1. 将提案尽可能整理成一份简报,⽽不是直接丢完成的图⽚
「要如何提升提案成功的机率?」这是之前常有设计师问我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其中一个必要的关键就是要让客户感受到设计师很专业,因为当客户⼼里觉得设计师很专业,就会产⽣信任感,这个信任感会让说服的过程容易许多。
要让⾃己看起来很专业的⽅法有很多,但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千万不要在提案时只给客户设计图。
例如:客户找你做Logo,提案时你只给客户一张或数张上面有 Logo 的图片。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 logo 或设计稿,都是设计师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收敛后的成果,这个图像在创作者的脑中有很完整的创作故事和逻辑,但问题是,客户并不知道,设计太主观了,就算你花了一大段时间设计,在他眼里,或许认为你一⼩时就做完了。
因此,我认为把自⼰的逻辑简单的整理至简报内非常重要,以我来说,我的提案内一定会有几个部分:
Coverphoto – 有工作室 Logo 的⾸页
Agenda or purpose – 简报的流程或目的
Moodphoto – 代表设计视觉的情感氛围照片
创作介绍
设计图
下一阶段的任务说明
其实这些内容并不难整理,只要有了基本版型,之后每份简报都可以沿用。
这些内容除了可以让你的专业感提升外,还可以帮助你理清设计逻辑,当然我会依据不同的案子增加更多的设计提案内容,但无论如何,这些部分是一定会有的。
△ coverphoto(有工作室logo的⾸页)
△ agenda or purpose(简报的流程或目的)
△ moodphoto(代表设计的情感照片)
2. 拥有⾃己的设计师资源库
在执行每一个设计案前,我认为了解在该产业顶尖的设计案例是⾮常重要的,因此我在 Behance 或IG 都有整理一群我非常崇拜的设计师或设计工作室,这群人不能太多(我认为200-300⼈差不多,可以快速的找到⾃己想看的风格),⽽且要拥有足够的风格区分度。
例如当要做一个咖啡厅品牌时,我可以先在我收集的资源中找到特别擅长此领域的设计师(ex:savvy或bond),先从他的作品中了解到一个好的咖啡厅品牌要到达的⾼度,这可以让接下来的设计规划更有目标。
以下是我的Behance及 Instagram 的关注,里面的资源是我花了许多时间所收敛⼜收集的设计师,欢迎大家在其中找资源。
Behance:https://www.behance.net/yihsuanli/following?background=%2Fyihsuanl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tudiopros.ig/following/
3. 在做完每个专案后的一个⽉内快速整理好作品集
将一个作品整理好对我而言是一个蛮大的压力,就算客户买单,在心里还是会担心放到网络上收到的回响不大,因此我都尽可能将要放上去的作品整理的很完整,希望在网络上有最好的呈现,这个压⼒会让我一直想拖延。
之前曾经一个作品拖了了快一年才整理好,拖得越久,就越没有动力整理,⽽且还会忘记设计理念,更有可能发现自己想到的新概念别⼈早你一步发表了。
所以我现在都规定⾃己尽量在一个⽉内把作品整理好并放到网络上,就算没有很完整也没关系,可以慢慢的优化和修正。
4. 档案做好分类,档案夹内的设计档以档名+时间命名
档案是否好好整理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刚做设计时常会低估客户的改稿需求,完成作品后就会直接命名final,客户一直改,文档后面就会有很多final,然后桌面上就出现一大堆档案,不确定哪个是终稿,得花时间一个一个打开确认。
因此,目前我的工作文件都是统一以档名+种类+⽇期命名(ex:projectname_logo_190101),这样除了可以一眼了解文件的先后顺序,还可以让文件夹整齐许多。
如果在之后的过程中需要某一张图,就可以方便找到。⽽为了快速找到最终的设计稿,我会再另外开一个 final 文件夹,将所有的送印文件放在一起。
朋友,你学到了吗?下次再提案的时候知道怎么提了吗?
「写给你的信 」
PS入门全套笔记 | 进驻Dribbble高级玩家指南 | 设计师的革命宣言 | 为什么别人家的LOGO值800万? | 你的一个小时值多少钱? | 千万别和做设计的人谈恋爱
「如果喜欢,就分享给你第一个想起的人吧~
如果喜欢,就默默置顶关注吧~
回复“早安/午安/晚安”,写给设计每天和你问安~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