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孩子前段时间由于牙疼去看牙,但是还在咳嗽期间,医生说不能感冒发烧咳嗽期间看牙的,这样会不舒服,没办法实在无能为力,为了牙能不疼了。第一次看牙,被医生捆成笔直的身体,张嘴时间长无法呼吸,总想咳嗽,好不容易熬到最后完成第一次的看牙。复诊的时候,由于吃点东西,一下吐了,医生说太危险了容易呛着。过了两周感冒完全好了,继续给她挂号。两次的不舒服的经历让她很反感看牙医。一说就哭,出门前都没敢告诉,但是不说会闹得更厉害,我就在车上和她对话:
*我说:宝贝,你听妈妈说,一会呢咱们去找牙医叔叔去看牙,把你的小虫虫都赶跑。
*她立马哭起来说:不要,我不要看牙医叔叔,我已经好了。看牙疼。
*我说:宝贝,上次牙医叔叔已经赶跑很多虫虫了,现在你的牙不疼了吧?但是牙还没有看完呢,我知道宝贝牙疼。妈妈小时候看牙,妈妈也会疼哭的,你看妈妈的牙是不是也坏掉了重新补上了呀,妈妈里面的虫子都被牙医叔叔消灭掉了。有爸爸妈妈在,宝贝不怕。然后我紧紧抱着她,任由她哭,就这样哭累了,就不再哭了。
当一个人在哭的时候,不需要解释为什么要哭,因为这个人用眼泪代替语言在表达了,也许我们听不懂,但是,我们可以允许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哀伤,这就是陪伴,这样子的陪伴,才是接纳。
我之前的做法是,强制执行,不去也得去,待一会就要诱惑,比如吃好吃的,看手机,出去玩。但是这次我学会了接纳,没想到稍微还真的奏效。
最令我没想到的是,她很配合医生。孩子真的会成长,不需要过多去管。
如果我们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并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因为他们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操练。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的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2018.6.9
3/21坚持到最后一秒永不放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