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接到学校领导电话,说你们四年级需要承担一个假期培训的任务。我一时很激动,其实我很想用我们班的学生,也为自己的学生争取一个机会,但我们年级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好班,所以我内心犹豫了一下。“还是用*班吧,我们班不是最好的,可能不能给学校增光。”领导也心知肚明,就爽快地答应了。可是我的心里很失落,觉得有点对不住自己的学生。其实我知道我们的学生还是有潜力的,只是我内心的担心……这也是我的内心的畏惧……
正当我为自己的内心畏惧赶到无比后悔的时候,机会又来了。还有三节英语课,需要四年级的一个班36人。我马上说:用我们班吧。我知道我们班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但是我们成绩的优秀率还是很诱人的。领导说:你安排吧。我知道,我成功了,我也知道,我们可能做不到最好,但是我想我们的学生还有家长,肯定也和我一样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所以,我毅然决然的定下了我们班的学生,并向领导打包票说,我们班孩子很聪明,知实务,有眼色,我们班家长也很给力,应该不会差,至少不会给学校抹黑。我的“花言巧语”争取了一个弥补我心灵愧疚的一个机会。
课前的一天,学生去学校和讲课老师见面:陈怡彤拥抱了我,王晨博好像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也来了。”何正阳说:“老师,我假期见到你了。”我们班的孩子很兴奋:老师,老师,老师,老师……他们围在我周围,如同叽叽喳喳的小鸟,蹦跳的身姿也像小鸟一样的轻松……也许是假期的缘故吧,见到他们我一扫心中的阴霾,真的一下子轻松了。也许他们不够优秀,不够成熟,但是我用心去做,对得起自己,尽量不辜负孩子的美好年华,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但愿他们多年以后能说,我们刘老师是个不错的老师。足矣。
第二天,他们按时到校,有3个学生没有戴红领巾,一个学生没有理解透彻我的要求(也许我没有明确要求),其他学生精神抖擞,我很放心离开他们,去听语文课了。其实我坐在语文的课堂,心里还是牵挂那一帮英语课堂的学生,毕竟台下有一大片的听课老师还有北京来的专家,可不能有什么差错。听了半截的语文课,我实在坐不住,就到英语课堂的教室后门,偷偷地看学生,看他们还行,我就放心的离开了,去语文课了。第二节语文课间,我觉得中间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比上一节课间长了10分钟,我不知道我们那几个费心的孩子会怎样。所以又毅然离开了语文课堂来到英语课堂,看到几个孩子在餐厅改成的教室里的楼道里奔跑打闹。我来到楼道里,看到了我来了,我只是做了个“嘘”的手势,他们就围在了我身边,一脸的严肃和认真,这可是比放假前强懂事多了。我也放心了。
结束后,我让孩子自己组织好队伍,然后给他们说反思和注意事项。我给学生说,有问题反思最好,那几个没有戴红领巾的孩子和没有带书的孩子频频点头。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主动归还了我借给他们的红领巾。我去骑电动车,学生们看到我去骑车。在带队的同学带领下,他们竟然自觉走到了校门口和我会合,省心了很多。
校门口结合了几个家长,我很欣慰。印象最深的是雷哲昊,我谈了他的几个问题,雷哲昊竟然把头点得很深,目光也充满了真诚。真的想不到,雷哲昊,少年归来了。
归来的岂止是雷哲昊一个呢?你说呢?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