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终于在杭州定了一个小房子,正儿八经的有了个小家。整个周末感觉像个小女孩买到了喜欢的裙子那样满足和开心。
2014年来杭州时,跟C先森便定了目标:2017年我们要在杭州拥有一个小窝。这个目标不大也不小,这几年努力赚钱,陆续在毕业4年左右,有了自己的代步车和房子。算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吧。
其实去年7月份就开始在看房子了,当时想定下来,花了将近2个月时间看房,最后因为喜欢的房子是二手房,准备交易时中介才查出来房子被抵押出去了,有风险,就不了了之了。紧接着9月杭州G20之后,房价来了一次大幅上涨,之前比较喜欢的房子瞬间涨了60w以上。
然后心一下就黯淡下来了,决定到2017年年中再看房。但身边买房的朋友和同事越来越多,在他们的带动下,在开工后的第二周我只花了不到一周时间看了2个楼盘后就定下来了。
说来大概是缘分。我加了一个杭州买房交流群,平常很少说话。上周4在群内问了个问题后,被前同事MC看到了,把我拉到一个需求差不多的群里头交流。当天晚上得知有几套特价房,位置和小区本身都不错,就跟MC约好第二天一起去看房。
我们一共去了3个同事,最后一人买了一套。我们三也是真有缘,以后能一起愉快的做邻居,还能互相有个照应,开心。
(不过遗憾的是,之前跟闺蜜说好要买在一起,最后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没法一起买了,希望接下来她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仔细想想,为何去年2个月没定下来的事情这次1周不到就毫不犹豫的决定了呢?最后得出的结论大概是:做什么事情得看决心有多大。
下面是拉我进群叫我去买这个房子的前同事兼新邻居的朋友MC记录的关于自己买房的心路历程,转到这里来啦~~
标题:买房,果断了一回
公众号:方沛毅
作者:MC
看房,人累。看着房价飞涨,犹豫不决,心累。
2015年奇妈买万家名城的时候,就有了买房的打算。被家里也刚毕业的理由拒绝了。16年初把大部分的钱买了一年期的理财,然后就看着房价欲哭无泪。选房的要求从不太远的新房子,到G20前有点远的新房子,降到了G20后只能选老破小。
后来的政府限购限贷调控,干预价格。看到梧桐郡的价格,精装1万8,刚需89方160万就够了,对买新房又燃起了希望。
12月开始实地看房。从华夏四季、北大资源未名府、梧桐郡、杨柳郡到万家之星、北宸之光拱宸。冲着双地铁和滨江的品质,认筹了万家之星,也参与了摇号选房,最后觉得不太喜欢放弃了。华夏四季没有认筹,想去现场碰碰运气淘尾房,无奈太多的刚需和投资客都在抢,小户型根本买不到。
其实大部分的刚需人群只能承受总价200万左右,单价2万的房子。16年不太远的地方可以随便挑,17年只有下沙、临平、闲林、大江东、良渚可选。这些要么太远,要么就是没发展。
17年年后去看了万科溪望、合景映月台的多层洋房,房子都还不错,咬咬牙能吃得下,但是后面的压力会很大。
2月央行利率上涨,商贷折扣利率从9折调整至95折。算算200万,贷款140万,30年还等额本金,利息差了5万1。2月的一些楼盘开盘的价格,相比12月和1月都有了一定幅度上涨,加上16年的高价地王快开卖了,想着得早点把房子买好。
加了一些看房群,周四下午看到群里说融创·瑷颐湾出了特价房,这个楼盘之前就听说不错,因为价高就一直没去看。特价就约了周五中午去看房。周四晚上把搜狐房产和搜房网关于瑷颐湾的评论和实景图片,也看了下10号线去公司以及城西是否方便,把这里做了番研究,做好准备特价房没有给你犹豫的时间,没问题就买下。
结果同事3人买了3套。
因为是2楼,最大的采光问题,因为房子交付了,实地看了下没有受影响,阳台望出去就是泳池,听不到杭行路的噪音,10号线祥园路站就在小区门口,4号线杭行路站在小区北1公里。房间觉得小了点,后来询问了销售,可以进行改造,也看了一套同户型正在装修的房子就确定买下了。
高清大图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43740/a57592658e7af04d.jpg)
小区正面,石材钢挂的外立面,很漂亮。
很多人都说我买的很果断,的确是冲动了一会,事先也对楼盘做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买房子自住,在能承受的价格内,住的舒服就行。
房价不太可能会跌。gov也只想稳住房价,如果跌了,售楼处会别砸的。
刚需的想那么多其他的,只会犹豫,让你的钱更不值钱,本来就不够的买房钱更加的捉襟见肘,僵硬。
希望各位观望的刚需们,早点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涨价的列车已经发车,老司机们,快上车,16年的那些地王要入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