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之路之如何将天赋转化为能力--刻意练习

学习之路之如何将天赋转化为能力--刻意练习

作者: 模型思考力阿拉丁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10:28 被阅读149次

    片段选自:《请停止无效努力》孙圈圈著P.033~036

        如何花时间去开发自己的天赋呢?关键是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他对刻意练习的定义是:为了掌握某种能力,有意识地付出努力,投入到某项活动中。只有有意识的重复,才会引发大脑神经的变化。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不再对这项活动感到不适,成为我们无意识的一种能力。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呢?它必须符合四大特征:

         第一,在学习区练习  

         我们的学习,一般有三个区域:一个是舒适区,就是你非常熟练、几乎是下意识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中间是学习区,就是有一些挑战,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的;最外层是恐慌区,远远超出你的能力,当前很难掌握。如果用比喻的话,舒适区就像是右手随意写字,学习区是用右手学写某种字体的字,而恐慌区是让你直接用左手写那种字体出来。

         因此,你需要反思,你现在的8小时工作内容中,分布在各个区域的比例有多少?如果在学习区的都不到1小时,那你就需要考虑一下了。因为,长此以往,你工作八年,只相当于别人工作一年。

    第二,大量重复

            这里所说的重复,是指在学习区内重复。学习任何一样新东西,其实是打破思维惯性、进行大脑重构的过程,要建立起重构后的稳定神经结构,需要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这是一个将有意识变成无意识的过程。你看到很多人,面对问题快速梳理出思路,那是因为,你需要有意识、很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他早已通过刻意练习形成无意识反应了。

    第三,持续获得有效反馈

    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因为如果一样事情你从未做错过,证明你根本不需要学习它。人类学习的特征是从错误中学习。

    第四,专注

        同样在学习区里练习,练习时间也一样,而且也有反馈,最后后的结果就没有差异吗?不是,差异很大。比如,同样是学写楷体字,一个在写字的时候听摇滚、想心事,而另一个则是沉浸其中,最后的结果是差异很大的。

         K. Anders Ericsson提到过他的另一个发现,就是:那些顶尖的专家在进行刻意练习的时候有几个特点:不间断的刻意练习通常只能坚持1个小时、通常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练习、每天都练习而且周末不间断、每天的刻意练习加起来是四到五个小时、没有足够的休息他们会崩溃。

         为什么连那些最顶尖的人也做不到长时间刻意练练习?因为这是一样非常耗费精力和能量的事情,需要专注和持续。所以,想要提升你的时间性价比,开始盘点你的天赋和劣势,将时间做个切换,并掌握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吧!


    “一万小时定律”必须加上刻意练习才是对了,在日常事务中重复无数次也无法成为专家。

    练习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高效学习的一种模式就是“输入——练习——内化——输出”

    开发天赋,发展技能,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的时间性价比,需掌握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

    ① i+1:i代表你学习舒适区,选择的学习内容基于i的难度加1,高于i,进入学习区;

    ②(i+1) 的n次方:找到i+1的学习内容,重复n次,大量练习,注意,很多人喜欢在自己会做愿意做能做好的事情上面大量重复,那不是学习,那是在貌似学习的浪费时间。

    ③3个F、1个O:专注(foucs)、反馈(feedback)、修正(fix)、输出(output)

         你得专注于你要学习的内容和技能,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块,短时段沉浸其中,重复练习后,有效分析、确定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解决它们,即时把这些反馈和收获用讲述、传授和写作的方式输出,再次得到正向的反馈,修正之前的理解,这样你的舒适区将扩大,你可以在学习区中确定新的学习内容。

       那些找到天赋和强项而想对自己赋值的人,所有想提高自己某项技能或者学习某项学科的人们,都可以用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之路之如何将天赋转化为能力--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eh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