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

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

作者: 独立小桥风满袖_ | 来源:发表于2016-04-30 15:16 被阅读0次

    讨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它的定义。它的定义是:在过去的某段时间里,世代相传,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文化。所以这里说说我对于传统艺术,道德观念的看法。

    先说传统艺术吧。艺术不同于道德观念,它是一种很主观的审美,所以不存在落后与先进的区别,只是风格的不同而已。中国的传统艺术,包括了文学,绘画,建筑,手工品等,范畴很大,对于其中也了解得不深,所以只能从文学上说说看法。中国传统文学在艺术气质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意境而忽视写实,并且有这意境而产生“物我皆忘”的境界。

    我们可以从一些文人的作品中窥探一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又“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句子,而在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作者通过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景色的欣赏,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可以看出,这些文学所流露上来的气质,都有一种“遗世独立”的超逸性格,这大概也是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性格吧。宋代晏几道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有“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对于景物的描写,则有“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人而已”,都有超俗的”独”的心境,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归隐的意思,都读起来却有归隐的念头。

    我个人认为,这种对自然欣赏而得到的超逸洒脱的境界,其根源是来自道家。道家崇尚自然,推崇“无为而治”,其“无为”只是一种手段,它的本质是想通过“无为”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而已。这种思想还是积极的,但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那时的读书人就把他消极的一面发挥了出来。这时期战乱频仍,政治黑暗,读书人为了逃避现实,就罢官回来大自然中,讴歌自然并表示对于政治没有兴趣,因此田园诗在这时候发展了起来,陶渊明与吴均都是这时代的人。“竹林七贤”是这种现象的代表,道家在这时已经不是积极“干世”的了,已经成为读书人逃避政治,追求淡泊的思想了。这大概也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特点之一吧。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此“淡泊”是传统艺术始终的气质,也是读书人的境界,但并不意味他们都是这样不理世事的人。同时收到儒学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于自身私欲淡泊的同时,对于天下也有很重的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真是壮美脱俗,其中“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已具备淡泊的情怀,但最后有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慨,说明其对于天下有很强的责任感。

    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学应该是受到道与儒的影响较深,使得士人能够看清自身私欲而看重天下的兴亡。这种性格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

    对于传统道德观念,下次再说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ek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