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久明老师讲了一个关于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案例,案例里对于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的解释我觉得讲得非常好。结合我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
第一点,任何规则的制定要孩子亲自参与进来。换句话说,孩子认可这个规则,并与父母一起制定了这个规则。怎么让孩子认可这个规则?我觉得倒是没有那么多套路,真诚的让孩子感知到规则的必要性就好了。比如说出我们真实的担心和想法,在一些问题上孩子可能以前有过吃亏的经验,他其实很快能够理解。比如不洗手乱吃东西导致肚子痛、呕吐不得不去医院打针,我们家孩子曾经有过这种经历,他后来就非常认同放学回家一定要洗手这个规则,甚至不用我提醒自己回家就把手洗了。在我们一贯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孩子知道我们讲的都是真话,即使在有些问题上他没有特别强烈的切身感受也会认真考虑我们的意见。
第二点,任何规则制定好后要与孩子再三确认。因为孩子的理解力、思维力都是欠成熟的,所以我们用再三确认的方式让孩子真正理解这个规则。怎么再三确认呢?第一,孩子能复述这个规则;第二,孩子明确这个规则的目的;第三,提出问题,要怎么才能做到?让孩子自己参与其中来想到办法。比如奖励、惩罚,执行过程的弹性程度,都可以让孩子来想办法。这样再三确认下来孩子对这个规则就有了明确的理解。
第三点,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严格执行很容易理解,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孩子的自控力是欠成熟的,我们在这里要扮演好为孩子提供助力的角色。我们要做的是想很多办法来帮助他们遵守约定,比如用提醒、奖惩、谈话甚至游戏的方式。在一些特殊的时刻规则可以有一些变通,但最好事先提醒约定好,树立规范。比如我们家孩子过年期间玩手机、游戏时间明显多于平时,过年期间全家时间有所调整、放纵都很正常,但提前跟孩子说好过年期间可以放纵一些,比如守岁熬夜、玩电子游戏时间多些等,过完年就会恢复。
我的感触是孩子其实是有自己的自制力的,我们作为家长要相信这一点,用合适的方法与孩子沟通,既要严格执行规则,又要有同理心。孩子的理解力、自控力都欠成熟,我们家长要做的是想办法帮助他来理解和遵守规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