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沈从文:湘西走出来的“风俗画家”,一人带起了湘西世界的腾飞

沈从文:湘西走出来的“风俗画家”,一人带起了湘西世界的腾飞

作者: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08:38 被阅读2次

地方色彩,指乡土气息较浓的文艺作品所具有的一种艺术特色。作品描绘某一地区特有的社会风气、乡土人情、自然风貌,并适当运用方言、土语,形成一种地方色彩,有助于真实、生动地反映某地区的社会生活,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沈从文被称为从湘西走出来的“风俗画家”。其作品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湘西人文图。本文将以他的代表作《边城》为例,简略分析地方色彩在其笔下的运用。

在自然风貌方面,《边城》中展示了最具湘西特色的美景,如淡淡的远山、清清的溪水、白色的小塔、古老的渡口等。在环境描写上,沈从文以极细腻的笔调写道:“天已将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详细地描绘了依山傍水的边地小城傍晚时的景象,带着浓重的地方色彩。倘若不是作者曾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恐怕很难描写得如此细致、真实。

在乡土人情方面,《边城》中写到了边地的几大特色,如赛龙舟、捉鸭子、对歌和刮痧。在边地那片淳朴的土地上,每逢端午节,人们用赛龙舟、捉鸭子的方式庆祝。一船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在比赛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同时也为端午节增添一抹亮丽、生动的色彩。《边城》中又说道:“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大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上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这种捉鸭子的风俗为边地人民带来了更多节日乐趣,同时,这一种“谁捉到鸭子就成为鸭子主人”的规则也体现出边地人民淳朴、善良的品性。对歌这一极为淳朴、真诚的求爱方式也是边地人民的一大特色。文中翠翠的父母便是用这种方式相恋的。而二老也曾在山上为翠翠唱过一晚上的歌,让翠翠在梦中随着歌声各处飞。刮痧则可以算作边地人民医病的一个土方子了,同时也是边地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经验的结晶。

在社会风气方面,《边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展示人性美的画卷。

勤劳的老船夫带着外孙女翠翠在溪边为人们摆渡,虽然生活清苦,却坚持不收渡船钱。而过渡人也并不吝啬,甚至还为了给老船夫钱而与他争吵。老船夫进城买东西,“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走到卖肉案桌边去,他想卖肉,人家却照例不愿借钱。屠户若不接钱,他却宁可到另外一家去,决不想占那点便宜。““他以为这是血钱,不比别的事情,你不收钱他会把钱预先算好,猛地把钱掷到大而长的钱筒里去,攫了肉就走去的。”《边城》中的边地人民没有被金钱腐蚀,他们的热情、慷慨依旧在金钱的上方发着灿烂的光芒。“过渡不收钱”、“购物不要钱”已然成为淳朴的边地人民的一大地方特色。

边地人民亦是一群重情重义的人民。他们体内流淌着火热的血液。这点在老船夫死后便清楚地显现出来了。老船夫过世了,留下外孙女翠翠一个人。热忱质朴的杨马兵无微不至地照顾起翠翠,怕她想不开便随时留心监视她。当翠翠在祖父棺木前呜咽时,杨马兵这个淳朴的汉子便幽幽地说道:“我会安排,什么事都会。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不能如我们的意,我老虽老,还能拿镰刀同他们拼命。翠翠,你放心,一切有我!~~~~~~”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为失去祖父的翠翠减轻了一份孤独感。“翠翠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船总顺顺也是一个善良的人。虽然自己大儿子的死与老船夫有一定关系,但在老船夫死后他依旧帮忙料理后事。面对老船夫留下的孤女翠翠,他也没有置之不管,而是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

边地的人民都是人性美的化身。翠翠面对爱情时的天真纯洁与坚贞守候,大老与二老之间的兄弟情深,船总顺顺与老船夫之间矛盾的化解,杨马兵对昔日恋人遗孤的不离不弃都在讴歌一曲颂扬人性美的欢歌。质朴与善良是边地人民的人性特色。

除此之外,《边城》中也运用了许多方言、土语来表现当地的地方特色。例如,翠翠爱坐在岩石上,向天空一片云一颗星凝眸。这时祖父若问:“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情绪,轻轻地说:“在看水鸭子打架!”这是当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不想什么。另有一处,文中用边地的一句俗话来说明有钱船总的两个儿子同时爱上一个弄渡船的穷人家的女儿不算稀罕。这句话是这样说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这句带着比喻的生动形象的俗话表达出边地人民对爱情的宽容和他们以平等目光视人的态度。

沈从文是描写边地人民生活的好手。浓厚的地方色彩成为他的作品的一大特色。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仿佛可以置身遥远的边地小城,呼吸那里清新的空气,欣赏那里的青山绿水,同时也感受边地人民淳朴、善良的人性美。当然,像赛龙舟、捉鸭子等边地人民的风俗,在给边地人民带来无尽乐趣的同时也让读者忍俊不禁、心驰神往。

相关文章

  • 沈从文:湘西走出来的“风俗画家”,一人带起了湘西世界的腾飞

    地方色彩,指乡土气息较浓的文艺作品所具有的一种艺术特色。作品描绘某一地区特有的社会风气、乡土人情、自然风貌,并适当...

  • 沈从文的湘西  湘西的沈从文。

    一直喜欢温暖明亮的文字。当年第一次读到沈从文的《边城》,立刻就爱上了他的文章:如春水般明媚,如秋阳般温暖,像和...

  • 《边城》——这一生的瓜葛难割与水的情份

    沈从文先生是公认地将湘西世界揉入文字以此来展现现代“世外桃源”的第一人。而“水”孕育了湘西文化,因此“水”的描写亦...

  • 湘西

    到过湘西,走过湘西。在沈从文优美的文笔中读过湘西,在宋祖英甜美的歌声中听过湘西,在黄永玉壮美的画卷中看过湘西,还在...

  • 沈从文的湘西

    第二次看这本书,上回看的时候是读中专的时候。讲述的是沈从文小时候到长大离开湘西的见闻。原来沈从文小时候也是一个顽皮...

  • 《长河》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苏雪林评价他是“一个以作品产量丰富迅速而惊人的作家”。他的湘西系列作品...

  • 【连载】沈从文:笔下边城就没其它?--(15)血

    沈从文笔下主要题材便是苗汉杂居的贫穷而又充满生命不确定性的湘西,不过,沈从文的小说除了湘西乡土生活题材外,还有湘西...

  • 浅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忧美意蕴(二)

    三、透过纸背看湘西——从文的忧美世界 再来看看湘真实美丽的世界,也许更能体悟沈从文湘西小说里的忧伤与美丽是多么的深...

  • 【20190609】读《边城》序

    《边城》作者是沈从文,湖南凤凰人。苗族。美丽独特的湘西山水滋生了沈从文的文学情怀和审美情调。 小说以湘西生活为背景...

  • 道不尽湘西情---读边城有感

    晚年的时候,沈从文对妻子张兆和不停的说,想要回到湘西去。湘西之于沈从文而言是心中一方宁静。而在沈从文盛年时所写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沈从文:湘西走出来的“风俗画家”,一人带起了湘西世界的腾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hm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