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暴力阴影下长大的孩子,何谈未来

暴力阴影下长大的孩子,何谈未来

作者: 大寶天天践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20:58 被阅读0次

没有安全感、自卑、低价值感、抑郁

父母打骂孩子,孩子会感觉自己是被嫌弃的,是不好的。这样的模式一再强化,孩子在长大后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一个网友说:“我很自卑,换新环境永远怕被排挤,周围有几个人小声聊天就觉得是在嘲笑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配做人家朋友。性格极端,遇到挫折、做错事以后很沮丧,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攻击,严重自责,严重到会抑郁。”

一个从小被妈妈打的孩子回忆说:“现在我25岁,想到妈妈打我的事,心里闷闷的、痛痛的。我整个小学阶段,无数次因为没考好被我妈打过,仍然记得她当着全班的面,在教室后面打了我。每次公布成绩,没考好时我都害怕回家,想通过做家务给妈妈些好感,但都逃不过一打。她还会用恶毒的语言把我说得一文不值,我现在的不自信、自卑都和这些有关。高中阶段,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她不打我了,但会用语言贬低、讽刺我。那时我会回嘴,经常与她吵架、冷战。当时我很恨她,成绩又不好,很想死。胆子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反而越来越懦弱,越来越,越来越不自信,想依赖别人,极度渴望关爱,却又不信任别人,有些厌世,嫌弃自己生活的环境及身边的人。”

我们从上面被打孩子的感受中也可以看到,很多孩子都有厌世倾向。

性格暴躁、情感麻木、暴力倾向

很多人成为校园霸凌或被霸凌的对象,在婚姻中成为家暴或被家暴的对象。据统计,99%的霸凌事件都可归因于家庭教育。

一个从小被父母暴打的网友说:“我碰到了自己不顺心和不如意的事会发狂,会开始毁坏东西。碰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也会想打一架,想把对方除掉。内心有很多阴暗的角落,血腥到让自己害怕。也幻想过各种各样的报复计划,完善了一遍又一遍,试图让它们更加缜密。”

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套趋乐避苦的心理防御机制,把不愉快的东西放到潜意识里面,好像它不在一样。中国所说的“自欺欺人”“阿Q精神胜利法”,实际上说的是一个人面临危险或痛苦的时候,是怎样保护自己内心的,否则就会崩溃。想自杀的人说明他们的内心防御机制不起作用了。

一个被家暴后长大的人说:“我对待周围的人越来越冷漠,性格越来越怪,嘴巴越来越毒。被人说过,‘你说话怎么这么毒,心怎么这么坏’。”

还有一个网友说:“打在身上,其实已经逐渐麻木了。被打的时候,只要放空自己,幻想自己已经在天堂,已经死了,就不会感到痛了,大家可以试一试。”

这些人被长期打骂后,变得很冷漠、无情,就是使用防御机制将自己的情感隔离了,实际上和情感麻木是一回事,就是不再有感觉。严重的被打者,就会变得冷酷。

孩子被父母打骂时,心里积压了很多恐惧、愤怒与屈辱,这些屈辱、愤怒的情绪不能够释放出来,孩子又难以承受,就会把这种感觉放到潜意识中,这种感觉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当相同的感受与场景出现时就会触发。藏着炸弹的孩子非常恐惧自己成为弱者,因为在家庭中弱者不会得到帮助和同情,弱就意味着绝望、无助和被凌辱。

对成为弱者的恐惧会驱使孩子不断想要把弱者的感觉扔到别人身上,然后通过霸凌别人,强化“我是强者”的自我感觉,获得虚幻的安全感、掌控感和痛苦投射出去的快感。所以,这样的孩子就会成为校园霸凌者,也会成为打孩子的父母,男性在婚姻中会打自己的妻子,成为家暴者。他们在打别人时,是感觉不到别人的痛苦的,因为已经麻木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莱克曼教授曾经研究过3000个对儿童实施虐待的犯罪分子,只有2个人有羞耻感和屈辱感,还有内疚感。这些犯罪分子都是小时候遭受过虐待的孩子。

同样是被家暴的孩子,也容易成为校园中被欺凌的对象,女性则在家庭中成为被家暴的女性。因为这些孩子在受到欺负后,不敢和家人诉说,因为不会得到支持,说不定还要挨一顿打。家长甚至会说,人家为什么就打你?更加可怕的感觉就是,已经被打惯了、麻木了,被打后不觉得是被侮辱与受害了。从小被打的人就会觉得打人或者挨打其实正常的。有些女性之所以被家暴后男方下跪认错就原谅他们,然后再次受虐,再次原谅,就是因为从小家长虐待她们的时候都会加一句:我是为你好。

难以建立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长期被打骂的孩子难以建立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人际关系中,要么讨好,要么排斥和攻击,不会妥协,不会认错。极度渴望别人的认同,巴不得全世界都认同。陌生人的一点好,都能把他感动很久。他会有意讨好别人,和别人在一起时非常焦虑,经常因别人的一句言语,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表情,也许别人本来没有其他意思,却能臆想出很多东西,然后就活在自己的恐慌之中,觉得自己是不是让别人不高兴了,生气了,认为“我是不是马上要被骂了”等。但是一旦和别人有了冲突、争吵,人际关系发生问题就又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情,想要逃离。因为和父母的模式中就是一旦得罪了父母,被打被骂,这些不愉快的感觉就来了,于是就想要逃离。

对待亲密关系也是如此,碰到喜欢的人会反复对自己说,“你太差劲了,没有人会喜欢你的”。不敢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即使在一起了,也会使劲儿作,因为不自信。女孩子很容易遇到“渣男”,因为这些人对她的一点点好和认可,她都会视若珍宝。

长期被打骂的孩子学习时不能专注,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总是被打骂,就会被当下恐怖不安的情绪所淹没。对应到神经科学,这样的孩子大脑当中的海马体会偏小,杏仁核会偏大。也就是说孩子的记忆力会下降,对环境非常敏感,容易紧张、惊恐。大量的挫败导致了情绪上时常害怕被指责、被羞辱,害怕本身就会造成焦虑。而由于人类的大脑及高级思维能力是以稳定的情绪能力为依托,情绪调节能力薄弱,大脑就无法集中精力理性思考问题,这就导致了上学考不好,工作做不好,做不好了又被指责,然后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虽然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有所差异,但每个孩子在温暖、安全的环境之下都能发育出正常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果一个成年人表现出来懒散、拖延、无所作为,那并不一定是他先天如此,而是因为这些能力被压抑没有发展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暴力阴影下长大的孩子,何谈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kp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