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小班下学期的孩子们更多的步入了去自我中心化的轨道之中,有了更多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和需要。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出现交往矛盾是必不可少的,我的身边诸如此类的场景也经常在上演着。
一次,在选择户外玩具的时候,有两个孩子共同选择了一辆脚踏车,“这是我的!”一名幼儿边说着边准备把腿跨过去,想要赶紧坐上车座,另一名幼儿见状赶紧阻止他说:“不!这是我先拿到的,我要玩!”大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想第一时间玩眼下的这个玩具,争着争着,其中的一个孩子就委屈的哭了,他找到了我,哭着告诉我有一位小朋友抢他的车子,这时我的脑海中也在做着权衡,如果我来帮他们决定今天谁玩谁不玩,那么我就扮演了专断权威的角色,完全没有给他们思考和尝试的余地,以后再遇到此类情况,照样还是不会找方法来解决;那如果我告诉他们自己商量,完全靠孩子自己,我相信如果管用他们也不会跑来找我决定,因为很明显他们处理此事的交往技能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在简短的思考后,我摆清了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位置,是一个倾听者,在孩子们自己想办法的基础上,添砖加瓦,必要时可以提出小小建议和方向的一个角色。在交谈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告诉我脚踏车是自己先发现的,其中一名还有些委屈的告诉我,“老师,我都很久没有玩了,他总是在玩。”我告诉他们,“脚踏车只有一辆,可是你们有两个人,有没有什么办法是今天两个人都能够骑上脚踏车的?”他们都盯着脚踏车,没有发话,我知道大家的情绪还未平复,于是我继续引导:“我们游戏的时间正在一点点溜走,如果没有好办法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谁也玩不到脚踏车了。”其中一个孩子想了想说:“那就让他先骑一圈,一直起到我这里,然后我再骑,我们轮着”,我说,“嗯你们轮流来骑,这样就都能玩了,你把你的办法告诉他,看看可以吗?”我这时没有直接介入,而是把这个讨论和表述的机会留给了想出办法的孩子,让他自己来解决,那名幼儿听后点了点头,那位想出办法的孩子又说:“你很长时间没骑过了,那你就骑两圈再换我好吗?”我非常开心他还可以顾及到其他孩子的感受。于是,两个人就开始一个骑,另一个等待,这样轮流着玩起来。我也悄悄的在一旁关注着他们。不一会儿,我发现原来孩子们觉得等待还是有些枯燥,当一位幼儿骑上脚踏车时,等待的孩子目光总是会牢牢地跟随着,那么为什么不把单纯等待的时间也利用起来呢?于是孩子们变成了一个在骑,另一个在一旁推,“推快一点!”“好的!”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参与感在轮流游戏中体现的更加明显了!
孩子生活阅历和经验尚浅,许多事情的是非对错并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是需要通过老师的态度和判断依据来模仿和学习的。所以在此类自我中心问题上,出现矛盾是必然的,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交往,需要社会化,需要明白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的生活是需要多个人的交往与合作来维持的。如此抽象的问题如何内化于孩子稚嫩的内心之中呢?在这时如果教师只是粗暴的采取措施,比如看到其中一个幼儿哭了,那就本着安抚情绪的原则,让他先玩,或者教师因为发生了争执,那么索性让两个人都不要玩了等等,这些想方设法避开问题或者粗暴武断的解决办法,都不能帮助幼儿真正拾得同伴交往的能力,没有为其创造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机会。所以,不要剥夺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机会,矛盾并不可怕,因为成长就是建立在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要鼓励孩子直面问题,能够最大程度的通过自己想的办法去实践,学习一定的交往方法,激发幼儿交往的愿望,培养幼儿初步的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孩子是在孩子的群体中长大。”群体中长大的孩子,也更容易建立积极的、良性的同伴关系。轮到谁?怎么玩?别急,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和一百种思维视角会告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