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苦耐劳是个伪命题。
不怕脏,不怕累,根由是不得不,没得选,是责任,是必行,宣扬成“美德”是虚伪恶劣的反人性。
整个生命从头到尾大抵是个不短的过程,由一个个三年,五年,十年不等的碎片有机构成。
在生命的每一个碎片中,我个人是结果导向,世俗定义的“苦和累”仅作为实现野心过程中的外在呈现,而非核心目的。
就此刻而言,“我”这个系统中的要素特征是曾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事和“我”自身综合作用的的结果。过程中的所有,碰撞,碎裂,冲击,沉淀,渐成人格,此为结果,并作用于我的此刻和以后。
一味强调过程要艰苦朴素,而忽视时间成本,心理成本,致使任务完成低效,综合收益缩水,不具备现实意义。
2.警惕随意的自我感动。原因:拿读书来说,出活儿感动,可能虚时误事。仅程序感动,就自欺欺人了。
3.必须承认,偶尔做件世俗定义的“好事”,助人的同时,也给了我一定的内心满足。这满足就又回馈到了“我”这个系统上,并不“无私”。
4.糖果和耳光都是真的,蜜语和拳头不能互相抵消。就像犯错不能被擦掉一样。
5.不愿与人分享的吝啬。大人只会说,就应该你让着,你就不该争。而不会说,若分享会得到更多更珍贵的东西。
分享这件事,要和懂的人一起做。“分享”仅为手段,若不能互赠满足,只为形式,又何必呢。
且有些东西和领域,涉及到界限和权利,我的观点,能力之内,寸土不让。(若自本弱,只能任由宰割)
6.一段关系中一定界限内的真诚与透明。我曾经表达过我个人在交往中不喜欢猜猜猜的把戏。我喜欢允许的直接,真诚地表达彼此的诉求。
看《欢乐颂》的时候,我周围的姑娘大抵都对奇点没有好感。原因很多,角色工于心计,不够博爱,甚至自私,最重要的还不英俊。
我倒一直都还挺喜欢这个角色的。真实的私己,有所保留,部分明确的坦诚,相貌平和。
《欢乐颂》中安迪和奇点的那夜畅谈,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情节。我一直觉得,能不受约束地肆意地彻夜地聊天是一件特别痛快的事。他心智成熟,耐心恳切,让你安心脱下面具和铠甲,呈现出婴儿般的清澈真诚,毫无保留的把最隐秘的故事面对面地分享给另一个人。这是我的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目标。不仅明白我的痛点,还能给我带来阳光。(KY)
7.一次和室友讨论到王柏川不在房产证上写樊胜美的名字这个话题,一个室友觉得,都要结婚了,房子是给女方的保障。我持反对保留意见。(樊胜美和王柏川买房,王一人付钱)
这里有一个严重的逻辑误区,纯粹感情因素并不能兑换物质筹码。人们有时总是过于强调和夸大情感因素的作用。试图把关于生存和切身利益的物质和薄弱虚无的情感绑在一起,觉得这样两者都更牢靠。但事实常常是越捆绑,越薄弱,最终断裂,各自惨淡收场。
8.“丑话”说前头。(应勤有处女情结未言明。)此处仅指涉及到关系双方切身利益的关键因素,关键事件。(《欢乐颂》集中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戏剧矛盾)
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有着新鲜的肉体,不曾被生活欺负过的脸,开始散发求偶倾向的动物属性,没有头脑的泛滥情感,“理所当然”的幼稚逻辑,以及混乱、双标的三观。
9.若依星座之说,我定是有仇必报,手段狠辣。事实也如此,
我狭隘区分,“不报”分两种。第一种,有能力有手段,出于动物情感,选择不报。第二种,根于实力,没本事,没辙,没脑子。我个人多属第二种。
10.一定层面上一定程度的坦诚。
(奇点,曾被生活欺负过的脸 —那最好只是曾经的你我。纵观两季《欢乐颂》,唯一一个复杂饱满的人设,是祖峰塑造的奇点。从一个阶层奋斗到另一个阶层,双商在线却也心防重重,人物不帅气不美好但却赢得了不少好感度。大概因为,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是怎么从生活的欺负中突围而出,并且将伤痕妥妥藏好。——反裤衩阵地)
(寻常如你我,都躲不过生活的欺负,只不过看你怎么消化它。有些人留下了很深的后遗症,变得猜疑,变得将就,变得自卑或自负;有些人则将它变成人生的养分,滋养自身,让你轻易看不到他被生活欺负过的痕迹。(反裤衩))
11.选择生育.
我曾表达过生育不是必行选择。结果对方以为我在开玩笑。
这里也有一个逻辑误区。人们总觉得生育是女性义务,结了婚就该生呀(狗屁),这分明就是可以选择放弃的权利。且就创造一个生命的行为而言,毋庸置疑是自私的,主观故意强行带来他人不可测的生命跟伟大无关。
12.闺蜜之间的尺度和合理距离《欢乐颂》
如果我有一个邱莹莹一样的朋友,她要撞南墙我绝不拦着。笨可以学,傻是挡也挡不住的。其三观就是一团没有原则和逻辑的混乱情绪。任何理性思维都不会奏效。(任何一个成年人没有责任和义务手把手去教另一个成年人去生存。王潇)
13.坚定自我选择。
我从未隐瞒我在河南长大,前后有六七年年,身份证号4打头。也曾不止一次被亲戚,同学各种不亲密的人问到,你奶还在吗?我说在。七十多了。姑姑也在。接下来问题就会继续,你都不想她们,不回去,接下来就会涉及到孝顺,良心之类的词语……
不回去,是我的选择。
的确,奶奶依然是疼我的奶奶,姑姑还是宠我的姑姑。可是必须承认,有一些人,一旦碰上内部无论可调或不可调和的矛盾都没有任何逻辑理性可言。几乎所有都可以用血缘去定义和判决。要求必须接受和原谅。根本不会去管两方是陌生的仇人。
我早已对此不抱有期望,自然不会妄图改变,但也坚决不会再让自己置于死地。
庆幸我已有“金刚石心肠”的自我意识,不为“道德绑架”和“眼泪”而失去自我。
我的生命从一开始因为“父亲”这个位置的缺席,和一切随之而来,而被赠予可以自我塑造的契机,幼时相伴的老人给了我最初看世界的视角,在之后的生命里逐渐长成我人格中的根基。
走过的路虽不易,将要走的可能更凶险,但过程之后拥有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的结果不能再好了。这就是野心。
有时候想起来,觉得这冥冥中的安排可真算得上恩赐。
还好那个幼年日日同餐的老人早早辞世,这样我就可以在被冠以所谓“不肖子孙”“无情无义”“不念恩情”的字眼之时,更加理直气壮。因为没有回应和打脸,我确信他是我在这场战斗中的唯一支撑,且力量无穷。
14.我曾很认真地想过死亡这件事。长寿也许并不是祝福得那般好。我个人害怕肉体衰老,害怕失去自我意识,更怕没有能力体面。但“怕”是不管用的,能随年岁苍老也是要抽彩票中奖的。
15.他不在的好处是,只要我想,他就在。不受空间和其本人意愿的局限。
离开那个老人的我,来到陕西十二年。他去世九年。
我们一起生活五六年,那五六年,是我目前确定记忆的初始。
若在的时候,好好相待,不在也没多少遗憾。倘若在时,肆意挥霍,那不在也没资格虚伪。
16.我个人从不敢试探人性,不确定自己会看到什么。也不对其抱有乐观期望。包括我自己。
本质上我个人是私己的,这是我最基本的三观。食色,物欲,私己是我世俗生活的基本属性。
感受手心的温热,胸膛的跳动,嘴唇的柔软,拥抱的恳切,情感的炙烈,是动物情感的需求。
17.就我个人而言,交往之前问候一下彼此的三观,是至关重要且必要的。(一切行为模式和选择,向上追溯,都是三观投射的结果。——王潇)其中可能涉及爱情观,婚姻观,金钱观,家庭观……)你得先知道自己和自己交往的人分别是个什么属性吧。否则砸进去的很可能都成了沉没成本,甚至负面影响深远。
三观是现世生命的基础,引导着理性逻辑和动物情感。其形成基于人的本性,个人经验,走过的路,所受教育,所处环境和大脑逻辑,无谓个人对错。
三观是用来沟通的,不是用来战胜的。就其形成来看,说三观一样是违背事实的。可沟通已是佳境。
就对交往对象的设想,我希望对方在真诚地爱慕我本身之前,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三观系统和理性逻辑。
(为什么我觉得喜欢我得先胆儿够肥呢)
18.珍爱生命,远离低能。——王潇
19.我大致“喜欢”过一火车皮的男孩子。(对闪闪发光的人由衷欣赏)
青春期的时候,我喜欢的第一个男孩子,是我六年级时的晚自习同桌。
那时上的小学是私立小学,有晚自习,因为部分学生上晚自习,为方便管理,同级的两个班都在我们教室。小男孩是我的晚自习同桌。
小男孩细皮嫩肉,眉清目秀,长得白净,成绩也不错,特乖的感觉。
具体的故事情节早都不知道去哪了。只模糊记得因为不能讲话,所以沟通方式是写小纸条。
他给我分享一些东西,讲关于他项链的故事,以及他曾有几个名字,他不同亲疏的人分别用哪个称呼他。他说,我不可以告诉别人,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秘密”这个词很容易拉近并坚固两个人的联系。也许是因为觉得彼此相互特殊对待。时至今日,我早已忘了那些个一条板凳上的晚自习,自己都说了些啥。但那种天天默默期待晚自习快点到来的感觉却历久弥新。
还有后来操场上打篮球的校园男神,一袭白衣,健步如飞,身披夕阳,真的在发光……
我有一个特别欣赏的人,我们初一就认识。班里成绩靠前的两位如果异性,很容易被八卦出所谓“绯闻”。我回应以冷漠,大家就更起劲儿。他性子风趣难得。一次课间,不知起因为何,又被拉在一起当做谈资。我懒得理睬。大家却越传越起劲儿,不知道哪儿来的故事情节都能配在一起。过了一会儿,他笑呵呵地说“再别传了,小心传一传真成真的了。”神奇的是,从那以后,真的没有人再以此告慰无聊了。我佩服得下巴都要掉了。
还有一事,更让我觉得,他是个称得上有趣的人。约摸是高二的时候,有一次我在家门口撞了广告牌,本来自己悄摸儿受了也没啥事儿。好巧不巧的我妈来个电话,然后我就绷不住了。挂了电话发了个矫情的说说,所有人都在安慰我,许是恃宠而骄,我觉得更疼了。
这时,他在底下评论了个,别把广告牌撞坏了,要赔钱的。我瞬间就笑劈了,也顾不上疼了。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种我没有的超凡的能力,所以打心眼儿里佩服。
……
可能同一时候觉得好几个人都闪闪发光呢,真可爱。
20.越长大越发现,人事大多不是非此即彼的。
21.任何一座土丘,只要离得够近,都足以遮挡住你全部的视线。八月长安
就怕不够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