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教育花费以及中国父母给孩子请私人辅导的比例,都排在世界首位。
中国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一直毫不“吝啬”,甚至愿意花费巨资投入各种辅导班、游学团,足以看出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渴望和期待。

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其中提出的家长层次论有五层:
第一层次:舍得为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作为父母,除了为孩子花钱,你愿意为孩子花时间吗?你会与孩子同步学习,伴随孩子成长吗?你有在更高层面上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吗?你知道孩子对你的渴望和期待吗?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真的足够耐心、足够坚持了吗?
记得有阵子网上有个段子:有个孩子因成绩不好又被妈妈骂“笨鸟”
孩子不服气地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当妈的赶紧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这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來,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最好的教育,不是赶着孩子“飞”,而是父母自己不放弃成长,陪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爱不需要更多的技巧,用自己的生命状态来影响孩子的生命状态!

其实,大多数家长对自己,对孩子、对家庭教育,缺乏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家庭环境的重要是在于,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优先于对孩子的爱!孩子才能在这样的家庭“土壤”里茁壮成长。
我们在教育的路上看到太多家长教育孩子是间歇性地,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赶紧管一下,孩子出现“问题”以后,才开始着急上火……
对孩子的教育,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该如何去爱?很多家长自己心里也没底,对孩子的未来边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就会焦虑……
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父母的头衔一经确认,必须马上上岗,大家都是一边学一边做。做好父母这份职业是一件需要持续学习、成长、提升的大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