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据源Diff算法分析

数据源Diff算法分析

作者: 码农苍耳 | 来源:发表于2017-07-07 22:40 被阅读239次

在IGList中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功能,就是可以根据数据源直接算出列表变化,采用update的方式更新列表,不需要每次都调用reloadData。我也想将这个功能引入DDComponent,所以就对diff功能稍微看了看。

由于IGList是数据驱动的,所以他有着天然的前提可以利用,而DDComponent是基于结构来组合的,所以需要一些额外的接口来暴露数据源。这些都是题外话了,现在来看看diff的两种实现。

恰好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数据源diff的,他所介绍的是Doppelganger。现在就Doppelganger和IGList里面的算法进行分析。

Doppelganger

diff的结果使用如下结构,这个设计其实有部分冗余,可能作者是为了返回结果的统一性才做成这样的。

typedef NS_ENUM(NSInteger, WMLArrayDiffType) {
    WMLArrayDiffTypeMove,
    WMLArrayDiffTypeInsert,
    WMLArrayDiffTypeDelete
};

@interface WMLArrayDiff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readonly) WMLArrayDiffType type;
@property (nonatomic, readonly) NSUInteger previousIndex;
@property (nonatomic, readonly) NSUInteger currentIndex;

@end

算法部分

// delete和insert都比较简单,我们来看move
NSArray *moveDiffs = [self _moveDiffsWithDeletedObjects:deletedObject insertedObjects:insertedObjects];
NSArray *deletionDiffs = [self _deletionsForArray:self.previousArray deletedObjects:deletedObject];
NSArray *insertionDiffs = [self _insertionForArray:self.currentArray insertedObjects:insertedObjects];
    __block NSInteger delta = 0;
    // 这里的delta代表了被删除的个数,realIndex = originalIndex - delta
    NSMutableArray *result = [NSMutableArray array];
    [self.previousArray enumerateObjectsUsingBlock:^(id leftObj, NSUInteger leftIdx, BOOL *stop) {
        if ([deletedObjects containsObject:leftObj]) {
            delta++;
            return;
        }
        NSUInteger localDelta = delta;
        // 同时新增一个的个数也会产生偏移, realIndex = originalIndex - deletedDelta + insertDelta
        for (NSUInteger rightIdx = 0; rightIdx < self.currentArray.count; ++rightIdx) {
            id rightObj = self.currentArray[rightIdx];
            if ([insertedObjects containsObject:rightObj]) {
                localDelta--;
                continue;
            }
            if (![rightObj isEqual:leftObj]) {
                continue;
            }
            NSInteger adjustedRightIdx = rightIdx + localDelta;
            if (leftIdx != rightIdx && adjustedRightIdx != leftIdx) {
                [result addObject:[WMLArrayDiff arrayDiffForMoveFromIndex:leftIdx toIndex:rightIdx]];
            }
            return;
        }
    }];

作者认为他的算法是o(n^2),真的是这样吗?

一眼看去这里出现了两个for循环,应该就是o(n^2),但是别忘了[insertedObjects containsObject:rightObj],很遗憾这里的复杂度应该为o(n),所以最终他的算法应该是o(n^3)。

同时在计算delete和insert的时候,复杂度也不是o(n)的。而且在整个算法中大量调用isEqual:也会导致效率降低。

可以说这个如果是少部分场景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量内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性能问题。

IGList

很多时候,算法优化都是用空间来换取时间,这里来简要说明一下IGList的做法。

  1. 维护一个局部表table用来保存所有的元素,包括新的和旧的。
  2. 遍历一次新旧dataSource,加入1中的table,并且再生成两份包含位置信息的对应数组newArray, oldArray。
  3. 遍历一次newArray,由于元素包含新、旧的位置信息,所以不需要去old查找就可以直接根据index取出,这样就可以判断移动的元素了。
  4. 同样为了解决insert和delete导致的index偏移,IG采用的方式是创建一个数组,分别存储每个元素位置所对应的insertOffset和deleteOffset,这样也只需要for循环一次就够了。

如果不算table的复杂度,结果为o(n),如果算table的复杂度,那么就是table的复杂度。

缺点是需要使用hash table,需要一个唯一的key(特定情况下可以是指针值)。

同时IG是用c++编写,大大降低了调用开销。以后DDComponent需要增加auto diff的功能的时候可以参考IG的实现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据源Diff算法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nr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