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写作动机,是情绪梳理。写着写着,写作就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写发生在身边的事,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素材源自最容易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却又久久无法将写作深入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素材欠缺。书籍阅读量太少,知识面比较窄,见识较局限,生活中要多看多读多写多思量。总而言之,生活阅历是写作的源头,是写作的根本。具有一定广度、厚度、深度的生活阅历,才能写出见解独到的深度好文。生活阅历的扩展、增深、加厚,是一个写作者一辈子的事。
2、缺乏专注。总是还没有看完手上的那本书,就去翻看其他几本书,写文章也是不够专注,手上明明有一篇写了框架或者写了一半还没有完成的文章,却又去开始写其他的,翻看写作的笔记本,看到很多都是一篇只有一个框架或者只写了开头就没有下文的文章……写文章,不仅需要博览群书,观察力和感受力也需要加强。写作这条路上,读和写是一样重要的,都需要专注深入其中,去读去写去思考。
3、文学素养低。语句过于繁冗、感性,结构过于简单、幼稚。需多学习他人优秀的作品,借鉴别人的经验,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和学习。
4、好习惯未能坚持。读诗经、看辞典、写日记、修改文章、随时随地记录灵感等等,都是一些有助于写作的好习惯,值得持之以恒坚持。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来自日积月累的学习沉淀,来自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来自内心深处的想法。
5、缺乏思考总结。每阅读结束一篇文章一本书,需要用心思考,为什么别人会这么写,如果是自己,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视角?学习如何将别人的优秀文章的思路、内容和方法整理、重组和再生成为自己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