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在各大平台发文有6、7年之久了,写文的时间就更长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煽情不做作不迎合,这是我做人的态度,更是我对自己写文的要求。
有时候会思考我们写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们真的就是为了那几分银钱吗?我们真的就是为了那几分连冰棍儿可能都买不起的银钱吗?别人为了什么我不知道,我知道我自己,我是为了共鸣。是为了人心与人心之间那种平视的交流,不掺杂诸多色彩,不参杂任何情谊,只为阅读本身。是为了那种我们从不相识但却在字里行间看得见彼此有血有肉的灵魂,不渲染气氛,不烘托神秘,只为真实呈现。是为了告诉这大千世界的每一个人,我的文在这里,人也就在这里。我文即我人。
我小的时候写文会为了一个排比句写的不好而一夜不睡,会为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不够呼应而冥思苦想,会为了内容不够完整而想办法充实以至于到最后显得画蛇添足。那时的我很在意文章是否好,是否有可读性,是否会被别人欣赏。随着年龄的增涨、和对周围事物的接触还有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文章本身满足自己、表达自己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你表达的是自己最欣赏的那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就比如我们讲述同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暂定为冬季,在北方,老李上山砍柴。
甲:大雪封山有了几日了,门前老树的枝干在北风的吹动下摇摇欲坠,乡间的小路远远望去空空旷旷,来往间见不到一个行人,而老李依然按部就班的按时早起,拿起冰镐,开通山路,为日后砍柴做着准备。
乙:老李,你把我给你温的这壶热酒带上,砍柴时冷了你就喝上一口,保准暖和。老李回头看着老伴儿,乐的合不拢嘴。“放心吧,咱在这活一辈子了,还怕冷不成”。
丙:夜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漆黑的小屋子里只有一盏昏暗的小油灯亮着,老李坐在一个动一下就会咯吱咯吱响的椅子上,一手抽着旱烟卷,一手摆弄着明日上山砍柴的工具,透过油灯,老李脸上那一条条皱纹愈加明显,就像是刻印在石头上的痕迹一样,挥之不去。
这是一段简单的表述,但是由于写的时候心境不同,经历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切入手法不同,一切就会变的不一样。所以在我心里写文是为了满足自己,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表达,这样才会更加的自然,也会更容易让读者贴近你的内心,读懂你的世界。
写文是一个不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的认识和完善自己的过程,只有先表达好自己,才能让别人融入你的世界,这也就应了一句话,人生在世,知己了难求,也应了一个故事伯乐与千里马。
别在意你的文章是不是各大文者讨厌的三段式,别在意你的文章是不是过于煽情而思路不清,别在意你的文章是否逻辑太重而没有感情色彩。永远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无论你写的怎么样你都是在表达自己。但是有一点,要诚恳地和虚心地去看每一个人的建议,做到心中有数,时间会慢慢的教会你成长,时间会慢慢的改变你的不足。总之不要刻意的去做任何事,刻意本身就不适合笔者,自然生长是我最欣赏的。
吾之心,表达自己,接纳他人,自然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