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读《乡土中国》这类书,虽然作者的成书时间是1948年,离现在的我们稍微有些远,但是作者笔下的内容还是很吸引人的,特别是还举了些当时有趣的例子,增加了阅读中的乐趣。不过即便如此我想说这依旧是一本不是很容易读的书,还好我只是外行看热闹。
文字下乡
文字为什么要下乡呢?从前的农民不用识字一样可以把耕种中和生活中的问题处理好,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对这块地和生活在这地方的人都很熟悉。祖辈们早已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他们掌握了和这块地,这些人打交道的门道。(但口口相传的东西随着传递的次数多了,难免会有缺失和偏差,甚至如果出现灾难导致团灭,那么这部分知识便也会随着消失。而文字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使得人类的知识得以被记录和保存。)
当时人口流动性很小也没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可能更容易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成为村落,所谓的乡下人有了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多人在观念上也发生了改变。如果想到外面去,求学和打工是比较主要的手段,而求学必然需要识字,打工对识字的要求也许不高但如果大字不识一个就很容易受骗。这让我想到9年义务教育,当初提出9年义务教育是个伟大的创举,使得绝大多数人都有了识字的机会,而识字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看成是遨游知识海洋的一片小舟。
种植
书中提到曾经中国人走到哪里首先想到的是种点什么东西到地里,看看能不能结出果实当粮食。为什么现在这种做法很少了呢?个人觉得当时中国大部分都是乡下人,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且人想生存下来首先要有吃的,吃的东西要么拿钱买要么自己种,有时候拿钱不一定能买到,即便能买到也未必出得起钱。
还有一种可能是当时的社会阶层讲究的是:士农工商,除了士外,农的社会地位排在第二位,即便生活的水平不一定有工和商滋润,但讲究面子的乡下人还是很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的。
礼制
礼法不等于礼仪和礼貌,礼法其实是一套规矩,不按规矩做也许会收到惩罚也许不会,但会收到别人的嘲笑或指责。我们现在说的法和书中提到法与当年商鞅在秦国推行的法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