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预测2026年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亿至4亿的规模。人口老龄化浪潮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初现端倪,这其中就包括日趋紧迫的养老保险保障需求。人口老龄化现状下,你焦虑你的养老吗?想过我们这一代老了以后以什么样的养老方式过生活吗?估计没有几个人想成为自己的孩子的负担,“养老院”养老先不谈理念问题,将来的你承担的起自己进养老院的费用吗?
先来看一下中国养老金制度大致分三类:城乡居民养老金制度、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城乡居民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仅为80多元,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待遇相差二三十倍,与公务员的差距更为悬殊。我们撇开广大受苦的农民以及众多没有企业的小摊贩朋友不谈,下面我主要分享的是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
中国的养老体系中养老金的来源,按照政府、企业和个人区分,清晰地形成了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政府):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支柱(企业):企业年金制度
第三制度(个人):商业养老保险
这三大支柱,和居民储蓄一道,构成了你我未来养老的本钱。这里面居民最关心的,当属覆盖面最广泛、社会关注度最高、承担养老经费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梳理一下我国养老的发展历程:
1.国家(企)养老。新中国的1951年,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对职工的养老保险做了明确规定:男职工年满 60 岁或工龄满 25 年 ,女职工年满 50 岁或者工龄满 20 年, 即可退休养老,养老金为退休前工资的50%~70%。这一阶段员工个人是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的,都是企业(全部都是国企)来负担。这也是那个年代,无数人拼命也想获得城镇户口的重要原因。那个时候有城镇户口的人的老年生活是每个中国人的理想老年状态。
2.国企养老制瓦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旧有的养老制度开始迎接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国有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国企之间原本共用的养老统筹“资金池”开始瓦解,部分老国企由于失去了体制保护,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开始无力承担退休人员的养老负担。大批国有企业纷纷宣告破产,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退休人员太多,工厂不堪重负,在职职工养活不了退休职工。
3.确立统筹账户养老制。到了90年代中期,养老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以及试点,最终确定以社会统筹为主,建立统筹账户,国家统一调配,向年轻人收钱养老年人的养老制度。统筹账户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现行制度,在世界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也叫做“现收现付制(DB制)”,本质上是“向工作的年轻人收钱,养现在不工作的老人”,好处是运行成本低,弊端是老龄化后麻烦无比。现在这种弊端已经逐步显现出来。所谓“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个人账户的钱都是自己的,自己有决策权,可以用可以传承;统筹账户的钱是共同所有,可以划给别人用。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养老保险金由两部分组成,个人交工资的8%,归个人账户是自己的钱,所在单位缴工资的20%,被统筹掉了,去养现在的退休老人。也就是我们现在工作在为现在退休的人养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测未来30年,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可能减少1.7亿,这也就意味着养老金的缴纳人少了1.7个亿,如何用更少的年轻人,来养活更多的老人成为了政府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焦虑的问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近年我国政府在逐步采取行动。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在97年之后仍然沿袭了“退休养老制度”,与缴纳社保的企业形成了差明显的“双轨制”。主要是财政补贴和国企股权划转填补,随着2015年启动的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进行并轨,基本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二是启动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为什么启动第三支柱,而不是依赖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呢?随着人口老龄化, “第一支柱”目前由财政来直接补贴,财政压力越来越大,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政府已经吹风采取如延迟退休,减少支付等措施应对。
那第二支柱呢?企业年金制度也叫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第二支柱”,本来被寄予厚望。但是由于20%的企业缴费比例已然沉重加之政府没有配套减税激励措施,导致第二支柱发展缓慢,占比不高。日益飙升的养老成本倒逼中国政府推出更多的措施来刺激第三支柱的发展壮大。所以中国人的养老钱,最终还是要依赖于最后一个选项:个人负担的第三支柱。也就是养老靠自己。
借鉴美国的养老体系,能够让第二第三支柱发挥真正作用的法宝非“税收优惠”莫属。以美国第二支柱里的401k为例,国民在401K账户的缴费和投资收益均免税,直到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时才缴纳个税。由于退休人员的收入较退休前普遍下降,纳税基数减小,再加入投资收益免税,所以优惠幅度很大。因此,401K 计划也被美国人称为“政府给中产阶级最大的礼物”。同样得益于税收优惠,第三支柱里的IRA计划(个人退休金计划),发展速度比401k计划还要迅猛。美国政府对IRA计划也是采取“递延纳税”的策略,即向IRA里缴的钱可以在工资里税前扣除,几十年后提款时,再征个税。
美国的案例告诉我们:要想让老百姓真金白银拿出钱投入到养老体系中,政府还是要拿出足够的激励措施,税收就是很好的工具。中国以深谙此道,开始了以税收优惠来刺激个人购买养老保险之路。在今年4月12日,财政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首次提出了“税收递延”的概念。这其实意味着中国长期短板的“第三支柱”建设,正式开始启动。大家很关心税收减免力度以及普通人能不能方便地买到这个名字绕口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或者未来更多类型的税延型产品。为方便大家了解,我将试点工作内容梳理如下:
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我大致梳理一下试点内容:一是税前扣除标准,收入的6%与1000取小额,月收入1万,抵扣600元。二是计入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在缴费期间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三是对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领取的商业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入“其他所得”项目。四是对象。试点地区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6个月))所得的个人,以及取得个体工商户、合伙等。五是账户及平台。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是由纳税人指定的、用于归集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缴费、收益以及资金领取等的商业银行个人专用账户。该账户封闭运行,与居民身份证件绑定,具有唯一性。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的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中保信平台”)。个人商业养老资金账户在中保信平台进行登记,校验其唯一性。六是产品。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按稳健型产品为主、风险型产品为辅的原则选择,试点期间的产品是指由保险公司开发。
未来自己的养老资金,你想着怎么准备了吗?另,公募基金定投也是补充养老的一个好工具。下次有机会再探讨。
文章参考并摘抄了戴老板的《你的养老金在哪里》,在此声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阅读此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