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流行提前消费,不管什么店,都要办卡充值。不光有美容卡,健身卡,洗头卡,游戏卡,还有各种会员储值卡,饭店,服装店,洗衣店,药店,甚至卖菜的生鲜熟食店,都有储值会员卡。
为了圈住客户,商家给出各种优惠,吸引顾客提前把钱存到他们的店铺里。虽然钱还是你的,但也已经不是你的了,因为多数会员卡都是无法退款的。
正因为无法退款,也无法一次性消费完,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风险很高。不知道什么时候,店家可能就悄悄关门跑路了。即使没有跑路,不再继续经营,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补偿,或支持以其他方式继续消费,但终究都要扯皮,或是不了了之。
这样的事情,经历过很多次。儿子上早教的机构倒闭了,那还是个上市公司,几天前还在正常上课,突然邻居说关门了,许多人在维权理赔。我立即跟着过去看看,只看到门上几张通知,也没见到人。加入一个维权群,看到大家到处找负责人,各种方式要求退款。后来,一位分校的负责人把这事接过来,重新找了另一处地方,承诺大家把课上完,但是退款没有钱。我知道最终给出的说法,但没再去过,经这么一闹,原来的硬件软件师资,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不愿意只为了耗课而去消耗我与孩子的时间与精力。也只能认赔了。
还有一次是洗头卡,医情期间店家难以维继。那个时候,我们都在武汉医情的伤害中没有完全走出来,店里发了信息,通知到会员,他们这个分店要关店,所有会员卡,可以去附近的另一家店去消费。说实话,这也算是良心卖家了,关门之前通知到大家,不算跑路。
带孩子出去玩办过各种游乐场的卡,还有母婴店的会员卡,美容院健身房的卡,以及水果店,生鲜店,花店,牛奶店,早餐店,熟食店,洗车店,药店,面包店,饭店,超市等等五花八门的储值卡。这两年医情之下,实体店都很难做,店面倒闭是特别常见的现象,所以,我办的这些卡,被卷款跑路的也不少。
最特别的是一家健身房,前几天还在做预售,预存100抵2000之类的活动,刚刚做完预售,就关门了。大家等着开业呢,结果过去一看,竟然是装修一半的工地。不见原来的员工,也不是原来的老板了。这是专门来割韭菜的吗?
因为有过太多此类经历,再办卡时,我都十分谨慎,偶尔充个一两百,办一个面值最低的会员卡。即便这样,仍旧很麻烦,因为很容易忘记。例如面包店或卤菜店,并不是很经常买,中间隔一个月,就忘了在他家存的还有钱,下次路过进去,结账时才隐约记起,之前是不是办过储值卡来着?类似的事情有很多,没花完的卡也有很多。比起办卡时赠送的优惠,后来被遗忘的金额也差不多,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现在再办了卡,我就总得记着,只想尽快花完。前两天,在朋友的推荐下,又办了一张卡,从此,每次买菜,我都得去那家买,即使他家有点远,也非得骑车跑过去,因为钱不花完,过两天就又忘了。然后,就变成了,为了耗卡而购物。从所需变成了被迫,甚至是舍近求远。
当花钱也变成一种压力时,我突然醒悟,都是当初那点小恩小惠,把自己套住了。如若一锤子交易,自然没有后续的这般烦恼,但拿了人家的优惠,自然要惦记着常来常往,这是代价。提前批量卖出,也是商家的一种经营策略,至于选择哪种方式购买,买家可以自由选择。但自古只有买亏的,没有卖亏的,无论是高价买一次,还是买五赠二,商家肯定都是赚的,至于自己亏不亏,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