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艺馨
“君子以任存心,以礼存心”在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地改善教育,挖掘创新人才,强调“独善其身”又要求人们拥有政治责任……在此之下,还有家庭和学业竞争的压力,孔孟之道讲数万遍“修身”,究竟目的是什么?
在中国如此大肆强调建设强国的发展快时代下,我们还是否可以“独善”其思想,隐身于世俗,而不是刻意的追求孔孟标准下的理想人格?简单来说,就是不完全遵从“君子之道”,不一定参与政治,活出自己的人格,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讲到这里,我幡然醒悟,如果人人如我上述那样,不问世事,那还哪里得来强国?哪里得来人才?如今的青少年早已不是盲目遵从书本之道的稚子,而是不断地理清是非,不断地权衡利弊去做选择,不断地寻求意义……这便是时代的变革,千年前乱世中的孔子和孟子,甚至杨朱墨子,他们的学说都有着时代的影响,且都具体而微。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人格标准,在如今,我们也许无需坚信人性天生向善,亦或是不再拼命成为所谓圣人君子。而是在这个快时代下,人人拼搏的社会中,共同成为想要去成为的人,不能忘了,国家不只要我们努力,还要我们幸福。
在此之上,修身的意义仿佛已经明了,我们上文结合了年代的影响,修身不再是单一的培养大丈夫精神和学习传统的君子文化。顺应时代召唤,我们可以质疑人性,可以批判孟子学说的弊端,但最终,我们依旧要遵循这个年代的道德规范。
也就是说,在这个社会,可以有客观的批判,可以有各路鲜明的观点,这才是学习孟子修身的意义所在。站在千年外的我们学习古代圣人的学说,不是要求我们古板麻木的成为君子,而是在学说之上懂得变通。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一人格标准,那便是“成为你想要去成为的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志向道路,同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拿我举例吧,我是一个在生活中常常否定自己的人,包括体育训练。一次体育课,老师让我们练核心力量,各种跳的动作,我一向不敢做,生怕自己做不好。我正准备躲在队伍的最后,脑海里突然闪过孟子对曹交说的话:“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意为:“有什么关系呢?去做就好了。人怎会因为做不到而担心呢?只是不做罢了。”我鼓起勇气,尝试做了每一个动作,从一开始左顾右盼担心自己做错,到最后可以跟上老师的口令练习。确实,哪有什么能力不足,只是不做罢了。这正是学习孔孟学说的意义。我认为意义就在于使我们明清志向,纠正和解决我们的问题。
诚然,儒家学说中有些对于我们当下来说早已过时,但我们能做的便是择之益处,弃之糟粕。学习“修身”并不是人们说的将自己洗脑成古板的君子,正如孟子说的“居任由义”,所谓君子或大丈夫的衡量标准无论多么懂礼貌,多么谦虚,可归根结底这些东西终究源于我们内心,去理解才会获得。我们要从中学习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好的道理,使其成为自我实现的垫脚石,从而去成为我们想要去成为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