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去北纬53度的中国,看一场雪

去北纬53度的中国,看一场雪

作者: 七腻 | 来源:发表于2018-05-16 19:51 被阅读0次
    去北纬53度的中国,看一场雪

    14年结束的时候,我列出15年的目标,其中一条就是去哈尔滨看雪。但人总是习惯性地安于现状,不愿意去改变,在做与不做之间徘徊许久,如果没有“勇气”这一催化剂,顽固的惰性就会像吸铁石一般,把你狠狠拽回舒适区,让你回到原点。每年冬天我都有做攻略,但最终都没有去成。今年,我狠下决心,牺牲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与好朋友牛腻前往哈尔滨--漠河,去到祖国的最北,去看最美,最“冻”人的冰雪世界。

    三毛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在我看来,“痛快”就是你可以奋不顾身地去体验你想体验的事物,可以抛开一切去做想做的事情。尽管我们“没钱没时间”,但还是任性地随心前往。这大概真的痛快。

    大年初三,我和牛腻开始了2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之旅。想过会累,但如此漫长的时间给我们的不止是累,还有崩溃,煎熬。特别是半夜让人发晕的困意,中年男女通宵达旦激昂的谈话,早晨充满泡面味的浑浊空气,还有让人浑身不舒服的拥挤。

    第二天下午我们终于下了火车。哈尔滨的寒风也没让我们失望。被吹到的肌肤就是那种刀割般的疼痛。回忆整个行程中被冻得最惨的两次,居然都不是在漠河,而是在哈尔滨。一次是下了火车找不到酒店,在没有做好保暖的情况下,被冷风吹了半个多小时;还有一次是毫无防备地走进松花江的冰面上,被猝不及防的寒风吹成了傻逼。那种冷,甚至激发了我们的求生欲,并且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表情。两次受冻都是因为没有做好防备,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做好准备,才能打不败之战。

    说起松花江,那是我第一次走在一条江的冰面上。这种感觉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很奇妙。没走进去之前想,冰真的不会裂吗?真的不会掉下去吗?走进去才发现,这冰简直比地面还结实。

    一路向北,我们来到了漠河。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县城。听司机师傅说,1987年漠河县曾被一场大火毁灭。大火燃烧了整整28天,101万公顷的森林被吞噬,211人葬身火海,5万余灾民流离失所。大火因两名清林工人丢在森林里的烟头而起,大火之后当地好多人都把烟戒了。虽然已经过去30年,但听到的时候还是很震撼,当时这里的人们该是多么恐惧和绝望。

    但是当我看到这个雪白如童话般的县城和热情开朗的人们,我想这片土地早已恢复了它该有的安详,白雪也抚平了人们心中的伤痛。

    北红村是地理位置上真正的中国最北村落,可能也是中国冬天最冷的地方了吧。

    夕阳西下,去看看日落也是极美的。

    北红村每家每户都是旅馆,旅游业大大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北红村位于大兴安岭最北部的群山之中,其四周均为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当初还没开发的时候,人们生活应该是极度艰苦的。村里的人们都很热情好客,不辞辛劳。旅馆的大娘说,大年初一把亲戚都走完了,之后就开始忙了。冬夏两个旺季是他们一年中收入最丰厚的时候。

    很早就在网络上看到泼水成冰的图片,去漠河的主要原因也是想体验一把。操作很简单,只需把一杯热水洒在空中即可。条件有两个:气温低于零下30度,热水温度高于90度。一般人可能会想,不是凉水更容易泼成冰吗?我看过两种解释,一种是结成冰的并不是水,而是水中的水蒸气。热水周围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会迅速地降温凝华成为冰晶。还有一种解释是姆潘巴现象。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同时放进冰箱,热水会更快结冰,原因是热水的密度会小于冷水,看上去相同体积的两杯水,密度是不同的,所以热水更容易结冰。

    司机师傅说,泼水要赶早,不然温度高了可就不成功了。于是我们早早地就起床,提了一壶刚烧好的开水来到村子后面的大雪地上。出门前我看了下当地的温度,零下三十四度,松了口气,还好没有起晚。外面的冷,是那种吸一口气,鼻孔内侧就结霜了,不到一分钟,呼吸呼到的头发、围巾、帽子、睫毛,也都上了一层白白的霜。

    到了田野,刚好太阳已经跳出山头。迎着朝阳,我们拍下美美的“泼水成冰”视频,也算不枉此行。

    接下来从北红到北极村的一路上,是我认为最震撼,最美的景色。这一路全程在黑龙江冰面上行驶,白茫茫一片让我觉得自己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任何束缚,可肆意展现我狂野的本性。可能本身在冰面上行走就让我觉得很酷,现在居然能在黑龙江上飙车,那是极大的新鲜了。加上我特别喜欢这种没有边界,一望无际的空旷,这短短2个小时可以说是我此次行程的高潮部分了。

    司机师傅操着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一路跟我们讲着他们当地的故事。冰面赛车是我觉得比较酷比较有趣的一个。师傅说,就是我们现在在开的这条路,他们当地会举行赛车赛,获胜者的奖品据说是一辆汽车。我说,在这里开应该只要油门踩到底就好了吧,也没有什么障碍。师傅反应很大嫌弃我的无知。他说,每年都有很多人受伤,有的甚至送了性命。冰面上开车很容易打滑,转个弯就漂移,而且容易翻车,还有有些地方戳出来的冰比刀子还锋利,轮胎一碰到就爆。说到戳出来的冰,我刚好有个疑惑。我们一路开过去,有些冰面很平整,有些却杂乱无章,好像有人搞过破坏似的,这是什么原因?师傅说,水浅的地方波浪大,结冰的时候被浪拍打,冰就自然被打的到处都是,好像被铲子炒过似的。水深的地方就安安静静地结好冰,平整的一片。

    水是如此,人大概也是这样吧。

    学识肤浅,涉世未深的人会比较跳跃比较浮躁一些,因而不是浑身带刺就是坑坑洼洼;而一个人经历的多了,知道的多了,就有了深度,变得处世不惊,落落大方。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毕业半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问朋友,搜知乎,始终没能找到满意的答案。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根本无法从别人口中找到出路。现在,我想我可能找到答案了,人生的意义于我或许就是“经历”吧。目前的我,就是那些浅水,迷茫,浮躁,找不到方向。我渴望变成那些深水,却不知自己和深水的差距在哪,因而一直原地踏步,明知路途遥远,却还一直搁浅。而我马上就要开始结冰了,越到后面,就会愈加步履艰难,等到结好冰了,那就是我的人生。

    再看看窗外时而杂乱时而平整的冰面,我仿佛看到了整个世界,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正如每一段旅途一样,越到后面,越提不起精神玩耍,再加上漠河此般冰寒地洞,到后面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瘫在旅舍,除非司机师傅硬拉着我们出去。

     

    从漠河回到哈尔滨的14个小时的火车,又刷新了我对坐火车的厌恶。大概是刚好到了县城里的人要回哈上班,火车上站满了人。一整晚又闷又热,甚至感觉自己快要窒息身亡了。车上碰到一个杭州的小伙,觉得是缘分,因此聊起来。原来他临时决定出游,没买到坐票,从杭州到漠河,漠河回杭州,全程站票。我们听得目瞪口呆。没有多问,想必一定有他的理由。不然谁会那么奋不顾身(我觉得此处应该用“不顾生死”),一个人大过年的跑到这么远的地方,还是全程站票。此时我看着周围的人,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陌生面孔,似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故事。

    到了哈尔滨之后,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接下来再也不用坐火车了,还好当初考虑到可能会累,没有选择火车回杭。真的此生对长途坐票火车恐惧。

    后面还去了北京,由于我对千篇一律的大城市比较无感一些,所以我就不多做描述了。

    这次的旅行到此就结束了。玩够了,想通了,痛快了。我又想起三毛那句话。我觉得三毛说的这种痛快只是偶尔可以任性和自私去地体验,而不是时常可以奢求的。因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我们不得不妥协,不得不瞻前顾后。仔细品读三毛的话就可以发现,她说的是“痛快地活过”而不是“痛快地活着”。一个正常的人是没有办法痛快地活着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北纬53度的中国,看一场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em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