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则》随想

《原则》随想

作者: transcriber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9:13 被阅读0次

早在一年多前,李笑来老师推荐《原则》一书的时候,就强调这本书要反复读,可是我到最近才读了第二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读第二遍的认识比第一遍清晰多了,对原则有了新的认识,原则应该来源于自己的“痛苦”和“反思”。

1.痛苦

达利欧就是这样一个怪人,他喜欢沉浸在痛苦中,不断地复盘这些错误,他甚至还做了一个 APP,叫做 Pain Button(痛苦按钮),把自己每一个犯下的错误都记录在里面,隔一阵就拿出来看。据说这是因为早年他自己犯了一些错误,差点倾家荡产,这才让他觉醒,让他的思维从认为“我是对的”变成思考“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以下的笔记可以看见Pain的影子。

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学习,不断进化,变得更好。

不要被失败打倒:丘吉尔: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但依然热情不改。

焦虑是好事。焦虑让我们生存下来。生于忧患。痛苦+反思=进步。

对不应妥协的事绝不让步。

定期开会,把组织造的像瑞士钟表一样精准。

找到出色的人很难。公司人员流动性太高,提高了培训成本。(桥水公司貌似新员工一年内的淘汰率是40%)。

做决策时不必过于追求细节。抓大放小,从高层次看问题就可以了。不必太战术性,而要战略性。

[if !supportLists]² [endif]判断别人可信与否,一是看ta过去有没有成功经验,一是看ta的说法有没有逻辑。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不能剥夺另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意思是,一个人势必会从受挫中成长,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的个人能力就会得以发展。

2.反思

《原则》告诉我们,从人生和事业上获得的经验不要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一定要理性地进行记录和总结。达利欧在书里说,自己其实就是一个“专业的犯错者”,英文叫 Professional Mistake Maker,不是说犯错很多,而是在每次犯错过后,都能对错误有完整的、理性的、全面的反思。

反思,就是对一个事情,你抽身出来看自己在这个情景当中,做事的所思所想所为,这是哲学的一个习惯。

失败到底是不是成功之母,就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专业的犯错者”,能够通过反思把错误转化为原则。否则就只能获得模糊的、感性的经验,最后的结果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3.迭代

通过反思自己的错误得出自己的原则,那是不是就结束了?不是的,你还需要继续“犯错”,从行动当中不断的试错,发现这个原则当中的那些问题和优势,然后逐渐的减少和删除这些问题,优化你的原则,这个循环的周期要短,迭代的次数要多。

整个过程就如同生物进化一般,像海豚流线型的身体,它是在长期进化过程当中形成的。如果它不是流线型的,它游的速度就不够快,不够快你就吃不着东西,吃不到东西你就会被淘汰。

最后分享作者的一句感悟,他说我是一个愚人,我真正知道的并没有多少,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的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这个“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靠什么?靠原则。

相关文章

  • 《原则》随想

    早在一年多前,李笑来老师推荐《原则》一书的时候,就强调这本书要反复读,可是我到最近才读了第二遍。“书读百遍,其义自...

  • 原则随想

    如果有平台高但是怠惰的环境和平台一般但是勤奋的选择,去选后者

  • 《原则》随想一

    1/ 保持足够的好奇心 仔细观察身边那些获得持续快乐和做成某事的人,发现他们都拥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强烈的好奇心...

  • 《原则》随想二

    1/理解现实如何运行,以及如何面对现实。现实世界是多维的和复杂的,也是有趣的。 2/尝试站在一个较高的纬度来审视自...

  • 2017

    随想

  • 随想

    随想

  • 随想~

  • 随想

    随想

  • 一旦错过了,就成了过错!

    随想

  • 随想

    随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则》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en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