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文摘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文摘

作者: ChenSJ_f76d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16:39 被阅读0次

    1.自己也在中学里教过五年国文,觉得有三种大困难。第一无论是读是作,学生不容易感到实际的需要。第二,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第三,作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不感到实际的需要,读和作都只是为人,都只是奉行功令;自然免不了敷衍,游戏。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面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朱自清序二

    2.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级这样小,经验又少,当然看了难懂了。

    3.“我方才曾把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面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譬如说天上的星在闪烁,这是景物,是外面的经验。说星在睞冷眼,这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星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内面的经验却各人不同。如果和外面的经验合在一处的时候,比较还容易懂得。像这节,全然是写作者那时个人的心境的,却是纯粹的内部的经验。我们除了说作者自己觉得如此以外,更别无什么可解释的了。”

    4.王先生讲解选文,采取学生自动的方式,自已只处于指导的地位。先叫一个学生朗读一节,再令别一个学生解释。一节一节地读去讲去,遇有可以发挥的地方,他随时提出问题,叫学生们自己回答,或指名叫某一个学生回答,最后又自己加以补充。

    5.王先生教授时,很注意于文言与白话的比较,他说:“诸君第一次读文言文,一定会感到许多困难。但是不要怕,普通的文言文并不难。文言和白话的区别只有两点,一是用字的多少,一是关系词的不同。例如,《登泰山记》是文言,开端的‘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如果用白话来说,就是“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着”,白话的字数比文言多了几个。在文言中,一个阳’字可作‘南面”解,西流’二字可作向西流着”解,在白话文中却不行。又如“之”字,在白话文用的,这是关系词的不同。诸君初学文言须就这两点上好好意。”

    6.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一定,因所处的地位不同。比如:做梦的“梦”是名词,梦见的“梦”是动词,说梦话的“梦”是形容词

    7.我们的心的作用,普通心理学家分为知、情、意三种。知是知识,情是感情,意是意欲。对于一事物明了它是什么,与别的事物有什么关系,这是知的作用。对于一事物,发生喜悦、愤怒或悲哀,这是情的作用。对于一事物、要想把它怎样处置,这是意的作用。文字是心的表现,也可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

    8.语汇是因了地方及阶级而不同,某地方有某地方的语汇,某种阶级的人有某种阶级的语汇,使用时要各得其所,才亲切有味。

    9.讲究用词的于词的意义以外,还须留心用词的情味上。词的情味可从好几方面辨认,有的应从字面上去推敲,有的应从声音上去吟味。

    每遇一词,于确认其意义以外,再从各方面去领略其情味,这是很要紧的功夫。

    10.如何写好文章

    (1)第一步先须把材料分别选择,寻出材料与材料的关系,使成为若干组,某组材料该怎样用,用在何时何地,非自己仔细布置不可。捉住了中心思想,将材料从正面反面旁面多方运用,不可专固执着一方面。

    (2)只要解决了“怎样开场、怎样说出主要的意思、怎样作个收束”这三个问题,再没有旁的事情了。换句话说,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项,便是“秩序、联络、统一”。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适宜的次第,这是“秩序”;从头至尾顺当地连续下去,没有勉强接笋的处所,这是“联络”;通体维持着一致的意见,同样的情调,这是“统一”。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不怎样好,至少是

    可以独立的一个单位,至少是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一篇’了。

    11.背景的功用,在乎借了周围的环境把事物衬托,使事物的情味表现得更明显。

    12.小说&叙事文区别

    叙事文:单只根据事实写成的是报纸的记事、历史的传载之类的东西,便是所谓叙事文。

    小说:小说不一定要根据着实事。即使根据着实事,也不像叙事文那样记叙了实事便完事,还得含有其他的东西在里头。那其他的东西才是小说的本质。那就是作者从那些实事中看出来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

    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间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它的手段。(锦华说)

    叙事文好比照相,只须把景物照在上面就完事了;小说却是绘画,画面上的一切全由画家的意识、情感支配着的。(杜振宇说)

    13.小说&议论文

    须是把某种意义含在故事中间的才是小说。什么叫做“含”呢?一碗盐汤,看不出一颗盐来,呷一口尝尝,却是咸的,于是我们说盐味含在这碗汤里。小说的故事含着作者所看出的意义就像这样一碗汤。如果在故事之外,另行把意义说明,那就不是'含’了。……如果在叙述一切经过之外加上多意见,如非科学的医术贻害不浅呀,符咒之类的迷信尤其可恨呀,世间被这种方技和愚见残害的生命不在少数呀,这就不成为小说而是一篇议论文,那些故事只处于议论文“论断”的'例证’的地位了。

    小说的作者把意义寄托在故事的叙述上边,并不特别说明,让人家看了他的叙述,自然省悟他的意义是什么。(慧修说)

    因为要把意义寄托在故事的叙述上边,所以整个故事的每个节目都须含有暗示的力量;作者便不得不做一番选择和布置的工夫。说到这里,小说大都不照抄实事的所以然也就明白了。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一件实事正好可以寄托作者的意义的?惟其少有,所以作者丢开照抄实事的办法,而根据他的经验,去选择人物,布置节目,创造出一个故事来。你若说他凭空虚构,那是错误的。他的材料全是社会的实相,人生的体验,何尝凭空?何尝虚构?你若问他“真个有这件事情吗?”他将笑而不答,因为你问得太幼稚了。小说该是世间最真实的故事,然而不是某一件事情的实录(张先生说)

    14.如何写小说

    在你们的经验里,你们一定常常发现和一般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把握住这些意义,然后去选择材料,布置结构,这样,你们的小说即使不怎么出色,至少是值得一看的习作,不是单只叙事的叙事文了。

    15.如何分析词?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装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介绍词:词一名长短句,和诗不一样,一首之中每句字数有长有短。除极短的小词外,每首都分上下两截,叫作“上阕”、“下阕”。某句应该有几字,因曲调而不同。《菩萨蛮》上阕共四句,每两句同韵,字数是七、七、五、五;下阕也是四句,每两句同韵,字数是五、五、五、五。《菩萨蛮》是这首词的曲调名称,并非这首词的题目。曲调也不少……统共八百多种。常用的也不过百种左右而已。

    (2)通过画激发学生兴趣

    (3)解释词的意思:词以表现境界或抒写感情为主,换句话说,词的内容不外是情境。温飞卿的这首《菩萨蛮》,描出一个艳美华丽的境界。词是旧文学中比较难懂的东西,用词比诗文都艰深。……

    (4)当学生发现词中所写的景在画中没有全部表现出来时,李先生的解答:词中描写着许多连续的动作,要在一幅画中完全表现,是不可能的。普通照相与活动电影的区别在此,文章与绘画的区别也在此。绘画与文章都能表现印象,好的文章功效比绘画大,因为绘画只能表现静境,而文章兼能表现动境。王先生已把记事文与叙事文的分别教过你们了吧。绘画是记事的,不是叙事的。

    (5)当学生提出词类中关于女子的占多,难道词都是这样时,李先生的解答:诗词中写女子的时候,往往意思不一定就只指女子,有许多地方却别有意旨,只把意旨寄托在女子的身上就是了。你们曾听到‘香草美人的话吧,这典故见于屈原的《离骚》,屈原的写美人,并非一定指美丽的女子,乃是另有寄托的。

    (6)拓展延伸,拿出辛弃疾的《菩萨蛮·题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a.分析作词背景

    b.翻译

    (7)两首词对比

    16.应用&习作&创作

    写书信是应用之作;作文课是习作;将来择定了题材,自由地无拘束地去写出文艺作品来,便是创作。

    习作只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应用之作只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无论绘画和文章都如此。习作是毕生随时都可做的,每次大概有一定的着眼点;一次习作,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和劳力。应用之作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有他人和事务在眼前,也不许我们多费时间,致与他人和事务有妨碍阻滞。至于创作,全是自由的天地,尽可尽自己的心力忠实地做去,做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才放手。

    17.创作

    创作是一种创造,其生命就在乎有新鲜的意味。无论文章或绘画,凡是摹仿套袭的东西,决不配称为创作。

    创作第一步的功夫是发现题材,题材须是有新鲜意味的才值得选择认定。世间的事物,原都是现成的,平凡的,旧有的,所谓新鲜的意味,完全要作者自己去发现。恋爱这一个题材,不知自古以来曾被多少文学家描写过,花、月’,在诗歌里不知曾出现过着若干次。能在平凡的事物之中看出新的意味来,这是创作家的第一种资格。

    题材的发现,并非一定是难事。能够留心,随时随地都可发现的。诸君每日在街上行走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件,平时读书或独坐,会起各种各样的心念和情感,这种时候,事物的新鲜的意味常会电光似地忽然自己投入到头脑里来,随时把它捉住了就是题材。

    题材选定了以后,第二步还要使它成熟,无论在读书的时候,看报的时候,听别人谈话的时候,独自散步的时候,都要到处留心,遇有和这题材有关系的事项,一一搜集拢来,使内容丰富,打成一片。这情形正和做母亲的用了自己的血液养分去培养胎儿一样。

    18.会考到底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只要应付得过去,能够及格,这就好了。紧要的还在于学习了各种科目,是否真能充实你们自己,是否随时随地可以受用。这是成功与失败的标准。

    19.对于某一门功课既已做得差不多了,就该离开了这门功课的立场来考核自己,看整个生活是否因而改进了多少。单把国文这一门来说吧,看书不只限于看国文课内指定的几种书,也不只限于看各科的参考书;须要从此养成习惯,无论去经商,去做工,总之把行动和看书打成一片,把图书馆认为精神的粮食库,这才能收到莫大的实益。

    再说写作,当然不只限于文课以及应考试的作文;这些都只是习作,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我也不是要人人做文学者,大家都从事于创作;文学者不是人人能够做的,须视各人的生活、修养以及才性而定,并且,事实上也没有人人做文学者的道理的。我只是说对于写作既已学习到了相当的地步,就该让这写作的技能永远给你们服务;无论是应用之作,或者兴到时所写的一篇东西、一首诗,总之用创作的态度去对付,要忠于自己,绝不肯有半点的随便和丝毫的不认真。文学者固不必人人去做,然而文学者创作的态度却是人人可以采取的。惟能如此,才真受用不尽呢。

    再说到接受“文学的遗产”。几篇著名的文篇读过了,几个有名的文学家约略认识了,历代文学的源流和演变也大概有数了,这自然是很好的事。但是,如果单把这些认为一种知识,预备在大庭广众之间夸耀于人,以表示自己的广见多闻,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原来所谓接受“文学的遗产”是别有深远的意义的。先民的博大高超的精神,我们要从文学里去领会;历代的精美的表现方法,我们要从文学里去学习;换一句话,文学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把它容纳下去,完全消化了,作为我们的荣养料,以产生我们的新血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丏尊、叶圣陶《文心》文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hd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