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法的取法认知

书法的取法认知

作者: 赵立垠金粟书画艺教 | 来源:发表于2022-06-04 08:24 被阅读0次

看到一段文字,对书法的取法说得很清楚。从心源深处体验书法的精神内涵,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表层。转记如下:

在唐代以楷书为代表的结体规律,大而言之是以“匀整”为主,这是在总结、归纳晋人基础上的必然结果。因此,初学书法往往从唐入手,正是利用了它有法可依的优势。颜真卿说的“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实在是唐人对结体规律有了理性认识的表示。至于他说“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实在是唐代书法家在结体变化上体现高度技巧的地方,也是理性上的更高认识。晋人结构变化纯是一片天趣,宋人结体多是着力“意造”。

我们知道。一位正襟危坐或肃立不动的人,是难见其真性情的。称为艺术的书法,行草的感染力更强一些,道理也同于此。晋人书法所以富有韵致,就在于他们率性、不造作,宗白华先生评说他们:

“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

的确,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正如一向豁达的人,伸手迈足无不洒脱自如,不像唐代楷书讲法。所以,简单说来,晋人之韵,全在洒脱,点画的自如,于是,“意外生体,令有异势”,也就是既自然、又必然的事了。

相关文章

  • 书法的取法认知

    看到一段文字,对书法的取法说得很清楚。从心源深处体验书法的精神内涵,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认知表层。转记如下: 在唐...

  • 你知道临摹的三个环节是什么吗

    你知道书法临摹的三个环节是什么吗? 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书法临摹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 书法不用经常写

    最近看的书法方面材料比较多,而且关于学书法众说纷纭。 有的说多看帖,可以代替直接的练习;有说取法...

  • 褚遂良《文皇哀册》行楷欣赏 ,漂亮极了!

    褚遂良(596-659),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

  • 谈谈书法的“丑书”

    当今的书法界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各种风格的书法作品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曾何其时,人们把取法魏碑和民间书法的那...

  • 书画匠人张德印:创“新”是延续书法的根本

    确立以“新“为书法取法的理念,是保持学书法最终能按着自己的思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走向大道的先决条件。古人讲,“...

  • 张国良

    张国良张国良,1988年10月生,山东泰安人,本科学历,结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书法系,书法主攻隶书,主要取法张迁碑、汉...

  • 王宏志――隶书之正大气象(一)

    书法家王宏志幼即继家学勤习隶书,取法汉隶诸篇,形成正大之气。读其书法确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使人着实敬畏其书法...

  • 未来书法取法方向

    书法上一无所成,不要过早想着成名成家。当下不要取巧,还是想办法扎实自己的技艺。40岁以前,重点还是小字书写,不要过...

  • 王砥如欧体楷书欣赏:刚中有柔

    王砥如(1905~1993),书法家,又名柱,字行,号老砥。原籍山东临沂,后徙居四川成都。其书法取法欧阳询,化欧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法的取法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jk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