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谁的人生会一丁点儿错都不犯呢?昨晚睡得早,今早四点多醒了。
醒那么早也不知干嘛,便起来把想打的豆浆食材给泡上了。然后继续回到床上闭目养神,眼睛虽然是闭着的,但脑瓜子一点都闲不住,我就开始想啊想的。
人到中年能想啥呢?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回忆了。从小时候开始一点点的回忆,以前也没觉得自己记性多好,包括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忘性很大,总是丢三落四的。可偏偏总容易像过电影一样,将往事在脑海中不停地放映。
老人说心思中的人想的多,难不成真是因为自己心思过重吗?其实我有时很糊涂的,有些行为,当自己缓过味来时,我就总觉得莫名其妙的。
比如回忆自己以前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我总会觉得那肯定不是自己,自己怎么会犯那种愚蠢的错误呢!可事情偏偏就是发生了呢!总纠结那个原因又有何意义?只能劝自己,幸好没铸就大错。
可我还是会想,那些特别优秀的人真的就一丁点儿错都不会犯吗?其实人家犯没犯过错也不关我啥事儿,只是爱想的我,总喜欢想到,同样的事情放在别人身上又会怎样呢?写文以后我才知道一千个人,那么就有一千种想法,每个人的眼里都有不同的哈利波特。
我们的行为举止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大脑下出指令身体开始配合!如何说如何做,全看一个人如何去想了。
年轻时自己原来那么单纯,没多大想法就是一切随着自己的意愿而来,更多的是爱头脑发热吧。很少去想太多后果啥的,所以自己的人生只能顺着自己当时铺设的路慢慢向前延伸,至于后知后觉的错误,也只能想尽办法亡羊补牢了。为何会后知后觉呢?
我觉得可能就是无知吧!当在人群中时才能像照镜子似的照到自己,才能通过别人来判断自己的那些思想是否荒谬。小时候总听奶奶祷告。
奶奶信奉基督教,脑海中对她的回忆,就是那满墙的耶稣画像,还有她跪在炕头上不停祷告的画面。她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不打架不骂人,多做事儿。可以说她老人家是老实巴交了一辈子。年幼时父母下地做农活,我是跟她最多的一个孙女。每次她都让我跟她去集会。我最不喜欢去,因为墙上贴的耶稣画像,总是让我觉得很害怕。那时候毕竟还小,耶稣画像里的人又不是黑眼睛黑头发,桌子下面做的也不像是脚,而且奶奶的房间阴暗的时候比较多,所以每次看了我都会觉得毛骨悚然的。奶奶总教育我说不要犯错,可我感觉我犯得错特别多,小时候看似很文静很乖巧,可我总喜欢跟大人唱反调。
现在当了妈,儿子有时也像我小时候一样跟我唱反调,我总想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可想起自己年幼时其实也如此过,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当时自己为啥跟大人唱反调了!也许那就是年幼无知吧!
总得来说,儿子除了学习上让我着急了一点,其他的方面也没什么事儿。他心胸还是挺宽广的,哪怕我严厉到拿东西抽他,他都不放在心上,第二天继续活蹦乱跳的跑到我跟前撒娇。当我问他疼不疼时,他总说,老妈你太狠了。然后我就跟他讲,男孩子嘛,不打不成器,打打你,你皮肉就厚实了!他会跟我说下次打之前告诉我,我先在屁股后面垫点东西,那样不疼。也是气的你哭笑不得的。也不知这是否就是男生的天性,心大,不像小女生心思多。
有时总听到同事讲自己的姑娘感觉还没儿子好带呢,越大心思越多,还不让说,说都不让说,更何况打了。咱也没闺女,也不知人家说的那种感觉是啥体验。但个人还是偏爱小姑娘一点,或许是因为自己没有吧!我觉得以我的想法,将来有了儿媳妇,她在俺家也不会吃亏的,不只我儿子会宠她,我都可能把她宠上天。
写着写着就跑偏了,也不知自己在回忆过去还是在向往将来。人生嘛,不过短短数十载,还是尽力让自己开心的过为好。错就错,对就对,成就成,败就败。努力过,追求过就行了,反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