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机上时常弹出关于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改革监管新闻,以及国家的减负呀,学区房政策等等消息。
为什么会忍不住关注呢?
因为似乎与我息息相关,毕竟自己有小孩,工作单位也属于培训机构的性质。
不过在这行这么多年,说句老实话,我反倒觉得教育减负、课外培训机构监管是好事,因为这会让这个行业更规范,也会让学习的本质更趋于初心。
我们公司是专业数学学科研究,因为很清楚带给用户真正有用的才是有价值的,而现在很多课外机构为了商业利益可以做很多哗众取宠,贩卖焦虑的事情,甚至为了续报不惜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成为老师粉丝的层面上,试问这是在帮孩子吗,从某种程度上是害了孩子。
那补课就不用了吗,当然不是!
该补还得补,还得找真正好的老师补,毕竟高考还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技。当然这是大小孩。
再说说幼儿,我家小的现在3岁,大的5岁,有时候因为缺少时间陪伴,我也会焦虑,在这样鸡娃丛生的环境,家长该如何面对。其实我们将实际行动落实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相信相信的力量,花儿一定会绽放。
昨天群里老师也是妈妈分享了孩子问她的一个问题:“妈妈,如今我们国家神舟飞天了,空间站有了,人造太阳破世界纪录了,火星登陆了,那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不是世界第一了呢?是不是比美国更厉害了呢?”
这个问题我们都说不太清楚,后来孩子妈妈只好查了官方的相关演讲资料和孩子分享,让我很有感触,这里也分享一下:
https://mp.weixin.qq.com/s/1kPuWRWYJumQ8Se44INwjQ
总结: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取得很大成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体系,一个原因是我们积极向别人学习借鉴,另一个是我们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
我们现在取得的成就,实际上是我们用三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近三百年的工业化道路。
归纳起来有三点:
第一,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包括研究的基础、产业化的基础、应用的基础等等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由于基础研究差, 导致了底层的硬件、底层的软件都要依赖别人,这是我们和发达国家,和美国最根本的、最大的差距。
第二,产业生态上不去。
第三,产业环境亟待提升。社会存在三个偏差,其中一个是认知偏差,不重视制造过程,制造经验。
那我们到底差距在哪里呢?
其实打个简单比方就是我们的孩子肯定对汽车怎么造出来的很好奇,但你好奇的地方是一个个零件如何组装成汽车的还是好奇怎么样的零件能成为汽车的必要结构?
其实这也反应了我们应用科学很厉害,但对科学原理就不是很注重了。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不得不佩服孩子和妈妈有如此一般的境界和认知,这难道不是我们希望培养的娃娃吗?
最后,我想比起卷面上的分数高低,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你关心的是怕输在起跑线线上,但如果孩子起跑姿势从一开始就不对也跑不长远。给孩子多一点思考空间,多一点探索的空间,至少,在童年时光里,孩子就完全可以拥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