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30194/340cfe331798cd7d.jpg)
以前不懂事,每次听到这句话,只觉得此人率直有趣,也就不计较了。可到后来,渐渐发现这根本就是一句借口,这些人从来不在乎自己的言语是否伤害对方,老爱大放厥词,或嘲或讽,全无忌讳,还自以为潇洒不拘小节。乱箭射完,补句“我说话比较直,你别介意啊......”,好像就没事了,听者不爽,那是你没肚量,想太多啦。
率直这个概念被滥用了,其本义是指真诚对人,不设防,不隐藏。但是说话口无遮拦不同,他们是攻击者,用“率直”的假面掩饰不可告人的心思。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种人通常不太能容忍别人反过来对他直言,声音最大者,状似豪迈,度量却最小。
现在几零后不用这招了,不喜欢就直接不理你,倒是年长的阿姨们最容易犯这毛病。年龄跟性别的集中现象,不得不让我怀疑此陋习之形成和社会结构有关,传统女性不能直接表达喜恶,有意见不得说,只好装疯卖傻,明着骂人又急着解释。幸好现在女性的社会位置改善许多,无须再过度掩饰真实情绪,做为个人受到更多尊重,也就不必以虚伪、刻薄的方式攻击别人,借以发泄隐藏的愤怒与嫉妒。
这是以外在环境结构来为攻击者开脱,然而修养在个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不忘风度。我们读书学习,最大的理想即在于对自己的言行与心念有所洞察,以真性情面对世界,不自欺亦不欺人。
另外有一句“开个玩笑而已,不要认真......”,也是同样玩法,假借幽默之名取乐,玩的是别人,笑的只有自己。
我上网查了很多关于幽默感的资料,把图书架上所有大师们谈幽默的段落都翻了一遍,尚无法找到一个满意周全的摡括性解释。有人说幽默感与生具来,但若缺乏见识涵养,对人际关系的拿捏不到位,很容易弄巧成拙;有人说幽默感是一种睿智的展现,建立在丰富的阅历与成熟的人格上,但是三岁孩童也懂得幽默,有时候最简单的幽默反而如清风拂面,令人欣喜。
英国人最擅长搞幽默,不管国庆节日还是运动比赛,大场子总要找个段子高手上台幽默一下,而且都玩很大,但很少出差错。不知道这种幽默的功力跟英国人的内敛和陈府有没有关系,高妙的幽默得下功夫琢磨,是门精致艺术。
既然是艺术,当然高度依赖灵感的活动与表现,而灵感常常需要潜意识参与,所以我们才总是在精神放松的时刻灵思泉涌。好了,潜意识活跃起来,你那些藏起来的傲慢与偏见通通现形,一个不小心说出口,还不算太糟,如果能从听者神色的微妙变化中警觉,赶紧转弯或弥补,也还好。但就有人开起玩笑不管不顾,人脸都绿了,还玩个不停,最后补句 “开玩笑的,别认真”,损了人还不许翻脸。
言语直率也好,辛辣幽默也罢,我认为重要的是意图,意图不轨还自以为是地用幽默感包装,其实旁人早就一眼看穿。又或者口舌先行于思维,乱讲一通不小心露出偏见,最难堪的还是自己。
人与人互动沟通,除了具体的话语之外,还包括语气、神情、肢体动作,别人就算听不懂你的言外之意,也看得出来,感觉得到,谁都不比谁聪明,还是老实点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