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竺大鰼帝国(赛里斯)的书证和上古南方丝路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南方丝路开始于汉朝,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一个研究南方丝路的热潮。实际上,在30年代以后,海内外学界早就陆续有成果问世。但分歧较多,对南方丝路开始的时期,一般不早于商周、战国,且对古代丝路交通的开创者夜郎人毫无认识。这个上古的具体时间段,我们认为早在距今4500多年前就开始了夜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西播。前期主要文献如下:日本藤田丰八《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1936年。
丁山运用比较语言学破解中国古代神话的专著《古代神话与民族》(1939年到1948年《齐鲁学刊》等)。
夏光南《中印缅道交通史》1940年。法国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
方国瑜《云南与印度缅甸之古代交通》1941年。段渝认为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考古中不少印度和近东文化因素的发现和研究,则从考古学上证明了商周时期中国西南对外交通的存在(段渝《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先秦两汉的南方丝绸之路》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张弘的《先秦时期古蜀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载《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同样认为,《史记》所称的“蜀身毒道”就是南方丝绸之路,早在4000多年前就存在了。论文认为,古蜀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船棺葬出土遗物,三星堆出土物件与越南东山文化、冯元文化物件很相似;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等都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南亚的印度地区,古蜀先民主要是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与南方世界交通和交流的。关于“南方丝绸之路”亦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称的“西南夷道”的具体路线。邹一清的《先秦秦汉蜀地南北交通线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年第4期)归纳出了牦牛道(东汉名称)、五尺道、牂柯道三条路线。从成都向南分为东、中、西三条主线。东线从四川经贵州西北,经广西、广东至南海,这条线路被称为牂柯道,或称为“夜郎道”。西路即“蜀身毒道”。经过缅甸八莫到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路水陆相间沟通中南半岛。邹一清关于“东线从四川经贵州西北,经广西、广东至南海”经不起贵州丝绸之路田野调查实践的检验,具体的出海通道见本书第35题:我们对西南丝绸之路的“夜郎道”的看法。我们认为对于远古夜郎人来说,三条路线都曾经使用过。天竺大鰼帝国重西线;开明大夜郎国则重中线。至于东线则完全系夜郎人开拓之功,应无疑义。当然,东线具体情况之复杂和内容之丰富是人们想不到的。公元前5-6世纪时期的希腊人提耶斯(Stesias of Cnidus)在其《波斯史》一书中首先提到了赛里斯(Seres)人。认为赛里斯人对开拓南方丝绸之路有贡献。关于古希腊罗马文献中的赛里斯(Seres),一般翻译为中国。我们认为这个翻译不够准确,下面拟进行讨论。亨利.玉尔等人认为Seres是丝绢。伯希和《支那名称的起源》认为Seres语源为梵文Cina。在此基础上,段渝认为支那就是“成都”的梵语译法(《支那名称起源之再研究》)。这是大胆而不敢苟同的一家之言。有关原始文献载于法国戈岱司编《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耿昇译,中华书局,1987年。戈岱司编的《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问世已经100多年了。其学术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由于观察先秦的中国、印度,除了汉文献和考古材料之外,可以作为历史依据的就只有这部《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了。该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第三方的客观视角。尽管这个视角语焉不详,存在着某些自相矛盾之处,且如迷雾般难解之处良多。对于本课题,该书可资利用的材料如下:
1、古希腊罗马文献中的赛里斯(Seres),其含义包括中国是没有疑问的。例如,公元330年在世的阿米安.马尔塞林的《事业》,引用了马利努斯的作品:“他向我们提供了某些新的细节,最有意义的无疑是他提到了‘长城’(第94页):长城的建造要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导论》)
2、最有学术价值的是巴拉迪尤斯(公元365-430年)的著作《论婆罗门教》。其一、赛里斯(Seres),其含义包括印度。《导论》认为:“发现了马里奥来群岛(Maniolai)记载,这个群岛会吸住装有铁制品的船只,尤其是比萨德人(Bisades)的船只。毫无疑问,比萨德人就是《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和托勒密书中向我们介绍的那个叫作B^eseidai或者B^esatai的民族。巴拉迪尤斯对他们体形所作的描写证明了我们的看法,即这里指的确实是阿萨姆某一种蒙昧部族。相反,他对‘赛里斯’一词所作的定义却相当令人费解:赛里斯几乎是印度的一部分,也许是突厥斯坦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中国。”戈岱司的纳闷和费解其实正源于中国和印度非此即彼的旧观念。如果存在中国和印度合为一家的历史事实,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事实上,中国和印度曾经一度合为一家,这就是天竺大鰼帝国。只有承认天竺大鰼帝国的客观存在,才能解决赛里斯一词既包括中国、也包括印度的情况。因此,赛里斯就是天竺大鰼帝国;天竺大鰼帝国就是赛里斯。赛里斯不能简单地翻译为中国。其实,《导论》忘记了他自己已经准确地判断了赛里斯国的范围:“完全应该如同李希托芬那样来确定贝萨特人(案即比萨德人)的方位,即将之置之于从西南部环抱中国的山区,介于阿萨姆和四川之间。”(页18)换言之,即夜郎人已经覆盖了中国的西南和印度次大陆。其二,比萨德人或贝萨特人(Bisades,一作B^eseidai或者B^esatai的民族)就是夜郎系鰼人,或开明大夜郎国人。巴拉迪尤斯对比萨德人的体形和生活习俗所作的描写给我们提供了极为生动的证明:甲、在介绍恒河两岸的情况时,写到“该国的赛里斯人纺织丝绸,由于在那里竖有一根石柱。”(页74)丝绸是蚕虫之国的专利产品;那根石柱就是夜郎人男根崇拜的牂柯柱。晚至婆罗门教时代的印度仍然存在有夜郎系鰼人或鳖国人的活动,值得注意。乙、“当发现印度人乘小舟自奥克苏姆(Auxoume^)前来进行交易时,我就试图再向前进,一直到达比萨德人(Bisades)中,后者正在采摘胡椒。这是一个个头矮小和身体虚弱的种族,以石窟为室居住,由于其地地形的原因而使他们极善攀援陡峭山崖┅┅比萨德人是一些发育不良而患有佝偻病或畸形发育的人。他们脑袋奇大,从不刮胡须,长着平头发。”这跟我们的《鰼国及鰼文化考略》一文中对鰼人的论证完全相同:鳛国石棺源自髳人与蜀人的氐部戈基人。据任乃强的论文,羌人的史诗《羌戈大战》言戈基人身材短小,有尾巴,双目纵立,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就到石棺去等死。这个故事证明了多洞连缀的崖石棺和石棺椁很可能是为家族预留棺椁的可能。章樵注扬雄《蜀都赋》时引《先蜀记》云:“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中。”“这就是以石窟为室居住”。西方关于“等死”的记载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应该死亡的时间,所以就自作一个用香熏过的棺材,因为这些人中出产大量的香料。他们便自动躺在棺内等待灵魂的离去。”(页79)考古证明鳛国官吏也的确是“脑袋奇大”:
(图23习水县出土鳛国官吏俑,冯世祥提供)
“从不刮胡须,长着平头发。”怀疑为“长着长头发”之误。鳛人长期生活在贵州山区,因此,“他们极善攀援陡峭山崖”。考古证明哈拉帕王国的领导人也的确是“脑袋奇大”:
(图片取自网络)
同样的记载还有圣-安布罗瓦兹(公元340—397年),例如关于古代锡兰一带的夜郎系鰼人,或比萨德人的体形和生活习俗所作的描写:“居住于这一地区的民族为一身材特别矮小和悲惨贫穷的民族。他们栖身于山崖石窟之中,因而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可以在悬崖峭壁中疾走如飞。他们在采集胡椒时连同树枝也砍了回来。┅┅他还断定这些人都是侏儒,大脑袋,脑袋已经秃顶或剃去了头发。”(页75-76)请比较这个人类学参考材料:“僰人赤脚,善于山地行走。僰人生下来后,无论男女,都要用刺扎脚板,出血后,用热桐油擦抹脚板,待创口愈合后又扎,再用热桐油擦,一直扎到会走路。这样,僰人厚厚的桐油茧皮脚板既韧且硬,踏荆棘如踩平地,厚而长的脚趾如爪如钩,故善于攀登悬崖峭壁;同时,僰人也擅长爬树,能利用树枝的弹性,从这棵树弹跳到另一棵树,身如猿猴一般敏捷。”(宋仕森)小结:比萨德人(Bisades,一作B^eseidai或者B^esatai的民族)就是夜郎系鰼人(僰人),或开明大夜郎国人。
5、长期居留在印度的比萨德人(鰼国人、鳖国人)跟当地人通婚产生了混血的情况。因此,《导论》认为:“赛里斯人是斯基泰人和印度人的混血种。”我们认为,《导论》这里是想当然之论。赛里斯人是夜郎系鰼人和印度人的混血种,而不是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属于伊朗族的塞人,自公元前1000年以来就居住在中亚细亚辽阔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蓝眼隆鼻多须,所谓“尖帽塞种”。在种族上与萨尔马特人和马萨格他人接近。斯基泰人没有文字,而夜郎系鰼人有文字。在古代欧洲人眼中,“中亚”就是中国或者“中印(中国印度)”。印度学者谭中就持这样的看法。他认为欧洲人称“中亚”为Serindia,意为“丝国”。Sind就是印度河。今巴基斯坦的Sindhu地名,就是印度人自称为“印度”的来源⑩。据此,可以认为天竺大鰼帝国在古代欧洲人眼中就是一个超级大国——“中印”。今之四川广汉为天竺大鰼帝国的都城所在;今巴基斯坦的Sindhu可能为天竺大鰼帝国的第二行政中心。
赛里斯人与南方丝绸之路有关系的材料:1980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出版的耶格.比尔的《一个凯尔特人墓中珍宝》一书,讲到公元前6世纪德国一座凯尔特人领袖墓藏中,出土了来自中国的丝绸织物残片。由此证明从古埃及越过地中海到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客观存在。王长城,王德埙的《先甲骨文字体研究》通过远古文字的比较认为,夜郎系鳛文字乃哈拉帕文之源。大夜郎国形意图语是夜郎王进行殖民统治和商业贸易的信息交流工具。印度河印章文字和大夜郎国形意图语都来源于夜郎先民的创造。
八、论证天竺国是天竹国,亦即天夜郎国
66年前,学者丁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夜郎竹姓,是否竺法兰、竺法护之比,以国为姓,今不可考。”⑾竺法护(约3一4世纪),又称昙摩罗刹,语言学天才、大译师。他祖籍月支,世居敦煌,因礼竺上座为师,故改姓竺。梁《高僧传》有传。故竺法护乃从天竺高僧竺上座之以国为姓。竺法兰,Dharmaratna,意译法宝,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法兰与迦摄摩腾共契游化,既达洛阳与摩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除以国为姓的夜郎文化特征外,还有以国冠其来源,如竺典(佛教经典)、竺经(佛经)、竺学(佛学)等等。丁山设想的困难在于其前提是误以天竺乃译音,而译为华音者,分歧甚大。无论是波斯语Hindu或古希腊语Indu,都是从古梵语读音Sindhu转译而来。中国古文献中亦作申毒﹑辛头﹑信度﹑身度﹑天竺﹑贤豆﹑印度等,皆同音异译。因此。如果“天竺”乃译音,则“天竺”与“夜郎竹姓”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执着于文化西往东的翻译理念可能存在着方向性的错误。唐玄奘就认为“详夫天竺,┄┄今从正音,宜云印度。”但唐朝初年曾经普遍将印度统称为天竺,而不是印度。玄奘在这里有点钻牛角尖了。高僧玄奘虽然是对语音敏感的翻译家,但是,他的天竺大鰼帝国和开明大夜郎国的历史知识却不敢恭维。我们认为,“天竺”不是译音,而为本字。属于梵语中的夜郎语(先甲骨文字体)借词。因此,唐朝并没有理睬自以为是的玄奘印度说。“天”的读音是唐古音xien,古梵语因此将“天竺”按照Sindhu读音译为梵文;而唐玄奘的“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只看到唐古音xien与“信”近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故玄奘的错误属于标准的“似是而非”。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 ,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 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0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 。玄奘出家后,在洛阳、成都、相州等地学佛。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九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46岁的玄奘回到长安。玄奘的一生都在学佛,其文言文的功底薄弱,尤其在中国远古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方面,其知识贫乏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翻译理论界对玄奘的佛经翻译还是有所批评的:“论文旨在在研究玄奘佛经译文的基础上,证明多元系统论有它不适用的地方。简单地说,佛经虽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依然占据的只是边缘的位置,玄奘的译文也是如此,应该采用归化的方法,即在形式和内容上接近译入语。但是,玄奘的译文一看就是一种"外国文学",至少和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是有相当距离的,可以说玄奘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异化的方法,充分保留佛经原文的特点。这和多元系统论是不一致的。” (赵卿《从玄奘的翻译看多元系统理论的不足》《科技视界》 2015年22期。)我们同意论文对玄奘翻译的的批评:“玄奘的译文一看就是一种‘外国文学’,至少和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是有相当距离的,”也就是说,玄奘翻译跟中国古代文言文有差距,直接导致其翻译归化程度不够。从而使其佛经翻成为了一种"外国文学";玄奘这种差距反映在对“印度”国名的翻译问题上也只能站在梵语读音的立场上,而“印度”国名中包含着深厚的中国本土文化,包括文言文文化、民族学和历史学有关方面的知识,因而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音译问题;毋庸讳言,玄奘在这些知识储备方面是相当薄弱的。食梵不化,他的“今从正音,宜云印度”的言论显然是学科越界了。值得注意的是,仡佬族就是“以竹为姓”,仡佬族过去称为“盖老”,而“盖老”的意思就是“竹”。这跟天竺人“以国为姓”完全一致。其实将印度称为天竺者,历代也不乏大学者。如袁宏《汉纪》:“浮屠,佛也,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髃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静。其精者为沙门。沙门,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故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以至无生而得为佛也。佛长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而大济髃生。初,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髃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像焉。”公元166年(延熹九年)襄楷“自家诣阙上疏”,第一次提到佛教:“或曰: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后汉书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裴松之在他的《三国志注》中摘引了鱼豢的《魏略·西戎传》中的一句话,对印度作了描写:“《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为)浮屠。”又如东晋著名学者,训诂学家郭璞注《山海经》、司马贞索隐引孟康曰:“即天竺也,所谓浮图胡也。”《史记大宛传》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索隐曰:身音干,毒音笃。孟康曰:即天竺也。孟康為三國曹魏時著名學者,精通地理、天文、小學,其《汉书音义》在訓詁、考据方面均有較高的成就。。十六国时期依然如此,《赵浮图澄造释伽像碑》称“竺浮图澄者,天竺大国附庸小国王之元子也。”此碑“光初五年立”(北宋赵明诚《金石录校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页376),按光初五年即公元322年。这里,天竺是一个庞然大国。“天竺大国”被简称为“竺”。由是可知,“天竺”为三国、东晋、十六国的学者所承认,而且三国、东晋、十六国的学者直称为“天竺”,未言其为译音。天竺国古代也简称“竺国”,如李贺诗“元从竺国来”,可见天竺的关键词是“竺”,也就是夜郎圣物“竹”。最早为天竺国列传的文献是汉朝班固的《前汉书.西域传》:“身毒,天笃也。”颜师古注曰:“按:天笃,天竺也。” 颜注进一步将一字之误的“天笃”纠正为“天竺”。南朝宋史学奇才范晔编撰的《后汉书.西域传》则保留了极为珍贵的晋前天竺国夜郎民族性质的材料。其云:“天竺国,一名身毒。”开宗明义认定了“天竺”之国名。然后介绍“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倶以身毒为名。”有夜郎系民族远古十日之国和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史记》)的遗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还发现了他们“倶以身毒为名”,即“以竹(竺)为(国)姓”的典型的夜郎民族特征。《后汉书.西域传》的列传材料取之于《续汉书》。《续汉书》为晋高阳王司马睦长子,西晋史学家司马彪(?-306年)所作。这样,我们就得以把这些珍贵的天竺国夜郎民族性质材料的出现时代上推到三国之后,晋之前。以上这些材料才是印度历史的真貌。此后正史乃从“天竺”之正而无“印度”之谬。《旧唐书.西戎传》时代,人们对天竺国的了解比较丰富,其为“天竺”所列内容也就大大增加。其开篇即正名;“天竺国,即汉之身毒国。”然后介绍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东天竺的情况。小结:从汉至唐的正史和三国、晋朝的列代著名学者均从“天竺”之正,绝无“印度”之谬。
考证:竺,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著名的《侯马文书》上面,字作。属于夜郎民族的先甲骨文字体。学术界解释为竹姓。音zhu。其本义为竹。《广雅﹒释草》:“竺,竹也。”王念孙疏证:“《说文》:‘竺,从竹声。’《玉篇》:‘丁沃切,又音竹。’则竺、竹同声字。方言有重轻,故又谓竹为竺也。”王念孙的疏证让我们知道竺、竹二字互通。“天”字见于贵州远古岩画,不是汉字,而属于大夜郎国人的先甲骨文字体。
从汉字来看,天者,大也。钟鼎文的“天”与“大”形相近,均象人形。在甲骨文中两字甚至可以互通。例如,卜辞“天戊”“天乙”一般可以释为“大戊”“大乙”。我们因此推测天竺国有可能本来叫天竹国,亦即天夜郎国,换言之即大夜郎国。“大夜郎国”是历代典籍对大鳛帝国和开明大夜郎国的称谓,大鳛帝国和开明大夜郎国人自己则称为“天竹国”或者“天竺国”;大夜郎国人的古音读作:xien du。古梵语对夜郎国人书写的“天竺”二字的读音则为不很准确的Sindhu。古梵语Sindhu是“天”的音译。图21笃山乡梨树写字岩“天”字图,其义疑即“天竺国”。如是,该梨树写字岩“天”字图即“天竺国”的合体字。开明大夜郎国人创造的原初的“天”二字及其大夜郎国人原初的的古音:xien du则反而被后人错误地认作Sindhu的译音了。春秋时期,处理邦国之间的关系,经常搞点“盟誓”这样的外交。而“盟誓”尤为夜郎人所重。晋人在常璩《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云:“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开明大夜郎国是否参与了《侯马文书》的签订,值得进一步研究。显然,大鳛帝国和开明大夜郎国曾经经营过古印度,印度的远古历史应该补上天竺国(大鳛帝国和开明大夜郎国)光辉的缺环。纪元前2500年,以今贵州鳛国或四川三星堆为基地的大鳛帝国及其商人集团进入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天竺大鳛帝国,留下了印度河文字。纪元前300年至纪元前150年,北印度大乱。“天竺”(开明大夜郎国)人、月氏人、贵霜人分别入侵北印度。以今成都金沙为基地的开明大夜郎国军队在那里采用文化复制的手段再一次重新建立了殖民地分支邦国——天竺国,天竺国因此成为印度文化进入中国的天然孔道;贵霜人则建立了一个佛教王朝。纪元前一世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法国学者伯希和认为“真正的印度人只在更晚的时候才介入”。艺术的研究其实本质上就是人类学研究,人类语言学是目前最新的学科。因为这个学科的名称也只是见于偶尔出现——王海龙:读图时代——视觉人类学语法和解密(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3年)王海龙认为,人类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已经超越了语言学,而是研究语源、语义甚至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了。其更重要的一个内容是研讨人类的思维、概念的生成和分类学原则等。语言产生思维和传递思维,思维决定思考。
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研究的个案,这就是前文所讨论的“天竺”的语源问题。
九、天文学的证明
本书已经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和论证了大西南远古的太阳崇拜,这是西南民族最重要的天文学贡献,体现了远古神权和世俗权力的融合,兹不赘述。左旋太极图的发现来源于古人对天盖的观察、本书第26题:开明大夜郎国文字符号研究,在贵州的山崖岩画中发现了后世道家左旋太极图的滥觞。这是夜郎先民在原始时代在天文学领域的伟大创造。綦江宋墓隔窗就是一过渡状态的太极图。我们从中可以观察到太极图从贵州山崖萌芽到在黔北綦江逐渐成形,再影响到中原并最终完成的演变过程。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天盖的观察。《晋书.天文志》:引周髀家言:“天员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开明大夜郎国的太阳神乌金饰金箔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太阳神乌金饰呈圆形,器身极薄,厚度只有0.02厘米。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乌”金饰图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乌组成。
我们认为这个就是中国3000年前古代天文学四象和十二支起源的例证。《山海经.大荒西经》曰:“大荒之中,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本书已经论证过,“帝俊”其人为后世误托。“常羲”实为“羲和”天母大神。她不但生“十日”,而且还生了“十二月,也就是说,她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创造者。时间在距今7000年前。“十二月传说就应该直接反映了十二支的形成。”(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页201)开明大夜郎国的太阳神乌金饰金箔图案中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便是明证。在这样的民族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中国24宿的天文学认识。我初步统计了《小戴礼记》“月令”中的跟24宿一样的星宿:参、尾、奎、胃、牵牛、毕、翼、女、井、亢、危、柳、火、角、觜、房、虚、轸等等,共有18宿。此外还有:营室、七星、斗、建星、东壁等宿。这里的“七星”可能就是北斗七星,这里的“斗”指的应该是南斗六星。这些,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自源论的强有力的证据。
印度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举世皆知,但现代学术研究已经以众多的无可辨驳的理由证明了印度古代天文学直径来源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其要点如下:
1、“各文明古国流行的二十八宿起源地点以及这个体系如何传播的研究格外重要。”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页362)2、“中、印两国古代‘月站’体系的这些相似性除非理解为同出一源,否则便不可能有其他的解释。”(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页365)3、“印度以及其他文明古国的二十八宿体系都明确显示了起源于中国的特征,这一点应该毫无疑问。”(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页368)4、“因此,中国体系的自源论以及后来对印度的影响看来已是不容动摇的事实。”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页369)5、“埃及人使用二十八宿的时代┉┉大约是在科布特时代(公元前3世纪以后,)”“波斯、阿拉伯和埃及的‘月站’体系都源自印度是比较清楚的。”(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页364)(J.Filliozat,L,Inde et les Echanges Scientifiques dans L,Antiquitee. JWH,1953,1,353.)
十、语言的证明和曼尼普尔的实证
我们知道南亚和东亚有十几个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分为汉语和藏缅语两支。是中国人主要使用的语言。以汉语为主,藏缅语支也有6000多万人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南亚南岛超级语系,南亚南岛超级语系包括四个语族,其中苗瑶语族使用者达10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贵州民族大学的东南亚留学生能够用本民族语言和本校布依族的学生相互交流。南亚南岛超级语系的泰语族包括泰语,老挝语和壮语。壮语在中国和泰国共同使用很能够说明问题。扪达语族使用者有600万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天竺大鳛帝国在远古的印度和本地人有混血的情况,我们怀疑扪达语族的使用者,跟远古的鳛人有关系。当然,由于我们资料不足,学养不够,这个猜测也可能是错误的。
南亚南岛超级语系的达罗毗荼语系是我们怀疑的重点。该语系在印度南部居主导地位,使用者达到了2.5亿人。达罗毗荼语来源于3世纪出现的梵语描述泰米尔人的一个词dravidiennes,语言学据之定义为达罗毗荼语(参考[法]让.瑟利耶《亚洲人文图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达罗毗荼人使用达罗毗荼语。使用达罗毗荼语的印度泰米尔人是印度次大陆最古老的原住民。学界一般认为在4500年前他们就生活在印度河流域。而这个时期正是天竺大鳛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哈拉帕文字繁荣的时期。天竺大鳛帝国的第二行政中心就在印度河流域。因此,达罗毗荼人与鳛人发生混血通婚的情况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达罗毗荼人在公元前3世纪才逐渐从印度河流域迁徙到南印度。阿育王时期,古老的岩刻证明达罗毗荼人在南印度建立了三个王朝,“东部朱罗、南部攀迪亚、西部哲罗。这三个王国以其水稻种植和海上贸易而闻名。”(引同前)而天竺大鳛帝国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就是水稻种植和海上贸易。目前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的中国人混血的特点非常明显:
(图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取之网络)
另外, 印度曼尼普尔(Manipur)是标准的天竺国大鳛帝国的遗存。曼尼普尔国名在其当地语言的意思是“珍珠城”。它位于印度东北部,南邻米佐拉姆,东接缅甸,西连阿萨姆邦,面积22347平方公里,2011年最新统计人口为272.1万人。被称为“另外一个中国”。根据其本地古语史料载,其源头是古代中国齐朝国王与中亚王朝公主通婚所立,人口与中国人长相无异。曼尼普尔王室通常被认为来自于中国的商汤王朝。曼尼普尔民间一直维持着对龙的崇拜。曼尼普尔在血缘和文化上与中国有很大的渊源。曼尼普尔王室通常被误认为来自于中国的唐朝。每年端午他们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在十八世纪,当时的国王因为个人偏好强迫曼尼普尔人皈依印度教,但遇到强大的阻力,印度教也从未真正成为曼尼普尔的民间信仰,对龙的崇拜依然以各种形式在曼尼普尔保存下来(引用网络材料)。曼尼普尔人作为天竺国大鳛帝国后人的历史,他们自己已然失落,故商汤王朝之说有欠准确,但较比接近于历史真实;至于唐朝之说则显系无稽之谈。今天,曼尼普尔人民倾慕于中国文化,使用六星红旗:
饮食习惯中,此邦的居民偏好中国饭厅。因为此地区的地方广电局限制印度电影和新闻,而且大部分居民都不会讲印地语,所以中国大陆和香港电影到现在的韩国电视剧很流行,感觉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和中国云南地区的几乎一摸一样,而且最重要的他们的长相几乎和中国人相差无几,如果不是语言不同,你会感觉自己就身处中国云南某一个小镇上。网友kaiserkurt_1称曼尼普尔为“被遗忘的领土”。
上图为曼尼普尔一个家庭。
下图为在中国地图前的曼尼普尔人:
下面是曼尼普尔著名的电影演员:
曼尼普尔是印度东北部的一个一直极度渴望独立的邦,一个被印度政府封锁的邦(即使是印度人想去那里,也需要先办理特别通行证,外国人更是难上加难得到通行证),一个自发不学习印地语,不看印度歌舞片的邦,一个市场上大部分货物都是MADEIN CHINA的邦,一个毒品交易横行的邦,一个当地妇女对印度的军队怀着极大仇恨的邦,一个当地主要居民是黄皮肤,操汉藏系语言的邦。在被英国征服曼尼普尔以前,曼尼普尔一直都是独立的王国,有着4000年以上的历史,但是当大英帝国占领了印度后,曼尼普尔当然也不能幸免,事件起源于:英国对曼尼普尔王室纷争的介入。在抓捕曼尼普尔的一个王子的过程中,英国军队杀死了很多当时正在观看传统舞蹈的平民.作为报复, 平民杀死了五个英军士兵。这一事件直接引发英国对曼尼普尔王国宣战。英国取胜后,有四千多年历史,文化高度发达的曼尼普王国并入英属印度,而那个王子则被判处死刑,最后在曼尼普尔首府被当众绞死。长期以来,英勇的曼尼普尔人民解放军一直在坚持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截止到2008年,已经有超过30,000 平民死于和印度军队的冲突中,仅2008年就500人死于冲突。
印度曼尼普尔邦积极谋求同中国交往:
2013年9月24日,浙江省李强在杭州会见了率团前来访问的印度曼尼普尔邦首席部长欧·依博比·辛格。双方一致表示,愿通过共同努力,促进贸易投资稳定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推动更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从新闻画面上看,曼尼普尔邦首席部长与中国人在面相上基本没有什么差异,不注意的话,还以为是兄弟省份在相互交流。当地主体民族梅泰人(Meitei)为天竺国大鳛帝国的后人,黄色人种,操汉藏系语言, 按人口比例是印度在科学工程领域最杰出的民族。在历史和神话传说上,曼尼普尔人与中国紧密相连,民间有相同的基本饮食习惯,使用同样格式的语言,并练习相同形式的武术。贵州省作为毫无疑问的“天竺省”,应该加强联系印度曼尼普尔邦和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以增进中印友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