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9分钟读懂30万字的罗胖跨年荐书《未来简史》

9分钟读懂30万字的罗胖跨年荐书《未来简史》

作者: 快乐思考 | 来源:发表于2017-03-26 07:47 被阅读555次

罗辑思维掌门人罗振宇在2017跨年演讲推荐了一本重量级的书,叫《未来简史》,该书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尤瓦尔·赫拉利,成名作是他此前写的重磅书《人类简史》。

这本《未来简史》讲的不是历史,而是未来。告诉我们随着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到21世纪末或在更长的时间里会有怎样的不同。

或许你会想,还能有多大的不同?无非是人类更加健康长寿、更加富足快乐而已。的确,作者在这本书里甚至认为人类很可能可以一直保持快乐,而且寿命至少能翻番。然而,作者花重笔墨描述的却是一个人类恐怕不愿意想见的悲惨世界。

接下来,我将从人类将变得没用、人工智能控制人类、少数人进化成神人以及数据主义成为新宗教四个方面给大家阐释人类世界在21世纪末会变成啥样。

一、人类将变得没用

人将变得没用?听起来好害怕。其实工业革命后,这种事情就一直在发生。农业、工业人口已经大量被机器所替代。比如在美国,农业人口只占2%、工业人口占20%,而教师、医生、IT等服务业人口却高达78%。

可喜的是,虽然农业、工业人口大量被机器所替代,但人类的就业并没被取代,而是逐渐从农业、工业转向服务业。也就是说,人类还是有工作可做,或者说还是有用的。因为我们总有事情做得比机器更好。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的发展,很有可能几乎一切工作,人工智能做得都比人类好,那么人类还能做什么?

2013年,牛津大学发表的《就业未来》,给出了未来20年各项工作被计算机取代的可能性。

文章认为,美国有47%的工作有很大概率被计算机取代。比如,电话销售和保险业务人员将有99%的概率会失业,运动裁判98%,收银员97%,厨师96%,服务员94%,导游91%,安保人员84%……这还只是20年,那么到本纪末或者再过100年呢?

或许你会说,这些工作内容相对来讲比较机械,容易被替代。但哪怕律师、教师、医生等看起来需要很复杂脑力劳动的职业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

要知道大多数普通律师花时间最多的,是翻阅海量文件,以寻找判例漏洞或搜寻一些可能相关的证据。如果有一天,计算机搜寻算法,只要一天时间,找到的判例,就能比一个人花一辈子找到的还要多,那这些律师怎么办?

整个司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辨明真相。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即便已被弹劾下台,还在强调“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意思是忙活几个月,整个司法系统还没给到大众真相,她是被冤枉的。但如果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能用作几乎绝对精准的测谎仪,当人已经很难说谎了,那么,千万级别从业人员的律师、法官、警察等整个司法系统将何去何从?

好吧,那是不是可以回学校学点新东西?但等他们到了教室,发现还是人工智能——数字老师。

大学素以学生不听课闻名,这当然也与多数老师上课枯燥有关。但像Mindojo之类的公司正在开发互动算法,让数字老师不只能教授课程,还能研究被教授的对象。

这些数字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慢慢就能知道什么能让学生精神一振,什么会叫学生眼皮下垂。因此,他们可以用最适合的方式来教热力学或几何学,那又怎会让学生上课打瞌睡?

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都已经有了这样有智慧的计算机程序了,人类这为什么还要学习热力学或几何学?

医生也是如此。大多数医生最主要的任务,是正确诊断疾病,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早在2011年,IBM著名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就已经击败人类,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诊断疾病。在最近一项实验中,人工智能能够正确诊断90%的肺癌病例,但人类医生的正确率只有50%。

当然也不要太恐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医生、律师都会被替代。那些还需要创意而不只是日常诊断、搜索判例、日常授课的工作,还是由人类完成。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就业市场需要的人类会越来越少,那多出来的人将做什么?

这是一种可能,人将变得没用。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人类还有用,但将决策权交给人工智能,由人工智能统治。

二、人工智能控制人类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很可能会慢慢放弃决策权。

2013年,美国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决定切除双乳乳腺,原因是他的母亲和外祖母年轻时就因乳腺癌去世。她自己做了基因测试,证实带有BRCA1基因。根据大数据,带有此类变异基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高达87%。

她当时并未患癌,也没有任何不适。那么是听从自己内心的感觉还是信奉大数据?她选择听从了大数据。

上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择偶、择业等事情,让人类纠结万分。如果交给人工智能,很可能就没有什么纠结,而且它做的决定更加靠谱,因为它能忠实地记录你的点点滴滴,一切的一切。

书中举了一个女生选择男友的例子:约翰和保罗都在追我,我都很喜欢,但很难决定,怎么办?作者说可以问道于谷歌,看它的建议。

谷歌如是回答:我从你出生那天起就认识你,读过你所有的电子邮件,听过你所有的电话录音,知道你最爱的电影,也有你的DNA资料和完整的心跳记录。你过去每次约会我都有精确的数据,包括你每秒的心跳、血压或血糖值甚至每次做爱的数据。当然我对他们的认识也不少于对你的认识,所以基于以上所有信息,根据几十年来几百万对伴侣的统计资料,我建议你挑选约翰,大约有87%的概率,你们长期满意度比较高。

当然,我知道你不会喜欢这个答案。因为保罗长得比约翰帅,而你又太看重外表,所以你其实内心希望我的答案是保罗。确实外表很重要,但实在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根据最新的研究和统计数据,认为外表对于长期成功的浪漫关系,只有14%的影响,所以显然我已经把保罗的外表纳入考虑了,但还是建议,约翰是你更好的选择。

面对如此详尽的统计和记录,你还会相信自己的感觉?恐怕听从谷歌,由人工智能代为决策将是你更好的选择。

而且如果它太好用,也将不得不负起管理者的职责,统治人类。

导航,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出行不就直接交由导航来决策了?但事情恐怕还不止此。假设某种导航软件,比如书中举的Waze,用的人足够多,靠着亿万用户的不断更新,它能得知各种堵车、事故和警车位置等信息。因此Waze知道怎样让你躲过繁忙的路段,让你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目的地。

假设有一天,Waze发现一号公路大堵车,二号公路车流相对流畅。如果它只是简单地让大家知道二号路通畅,那么大家就会都走二号路,结果二号路就会堵了。

这时Waze必须为大局着想,成为管理者。只告诉一半驾车人二号公路畅通而不透露给另一半,这样一来一号公路压力才能减轻,而二号公路又不至于无法消化车流。

所以,人工智能控制人类并不骇人听闻,人类会不由自主地走到这一步。

三、极少数人将升级为神人

还有第三种可能。也许有种人将不受人工智能控制,他们是控制人工智能,控制计算机算法的人。他们将是世界的主人,站在算法系统背后,做最重要的决策。

他们也很可能不是普通的“智人”,而是利用生物技术主动升级的人,成为“神人”。

20世纪的医疗技术以治病为主,21世纪的医疗技术很可能以给极少数健康的人再升级为主要目的。因为大部分人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大部分人将变得无用。也就没必要将所有的人都升级,而且这种高科技医疗费用昂贵,也只有极少数富人能负担得起。

早在2000年,有一位美国女婴,细胞核DNA来自父母,但线粒体DNA却来自另一位女性,因此她有三位亲生父母。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DNA可以改写,让人更加聪慧、运动能力更好,性格更好等等也绝不是梦。

当然这些都需要很高昂的费用。于是有极少数人真的就成为超人,升级为神,而大部分人将受神人和人工智能所控制。

四、数据主义成为新宗教

不管哪一种情况出现,都将是现代人所难以承受的。到时,很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宗教——数据主义来疗愈人类。因为现在的主流宗教——自由人文主义已经没人相信。

自由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所以要倾听自己的声音;而且相信人类有自由意志,能做出自由选择。然而科学界目前已经有了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种假设是错误的。

首先,大脑中不只一个“自我”。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中间由胼胝体连接。左脑和右脑对问题会是同一个想法吗?有一个实验告诉了我们答案。

科学家问一名做了胼胝体切断手术的小男孩长大想干什么,他回答说绘图员。这是左脑给的答案,因为左脑管语言。那么右脑有什么想法?研究者让他用左眼看一张写着“你长大想干什么?”的纸条,因为右脑无法用语言表达,所以男孩用左手将字母牌拼出了赛车手。这说明,这名小男孩至少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想当绘图员,另一个自我想当赛车手。可问题是: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

除了有左脑和右脑两个自我外,你体内至少还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它没有记忆能力。“叙事自我”有记忆,但不会叙述所有细节,它只会根据事件的峰值和最后结果来编织故事。

当我们要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往往是“叙事自我”负责。比如,职业、挑选伴侣、度假等。大多数人口中的“我”,讲的也是我们脑中的叙事自我,而不是身体持续感觉到的体验自我。可是,这两个自我经常打架。

比如,你可能在新年下定决心,要控制饮食,每天上健身房,这种伟大的决定是叙事自我的专利。只不过,过了一个星期,该上健身房了,体验自我过来接手,你现在就是不想上健身房,反而订了外卖,坐在沙发上一边吃,一边看电视,同时还在刷朋友圈。

那么问题依然是:哪个自我才是真正的自我?

其次,人并没有自由意志。人不能“选择”自己的欲望,人的欲望并不受意识控制。

现在只要扫描人脑,就能在受试者自己有所感觉之前,预测到他们会有什么欲望、做出什么决定。

比如,在一项实验中,受试者躺进一台巨大的脑部扫描设备。两手各拿一个开关,随时可以按下任何一个开关,科学家通过扫描受试者的大脑神经活动,就能比其本人更早感觉到按开关的选择,这个“早”大约为几百毫秒到几秒。

所以欲望并不是人通过自由意志自主选择的。人只是感觉到相应欲望,然后据此行事,而欲望只是神经元的某种放电模式而已。

如果你表示怀疑,那么当下次有个想法从你脑中跳出来时,赶紧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我是在一分钟前决定要想到这个想法,然后才想到的?还是我自己并没有下任何指示与准许,这个想法就自己出现?

答案恐怕令人很沮丧,你真的无法决定自己的想法!

更何况如果人类真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选择,又哪里有进化论所说的自然选择的余地?

当自由主义已无存在的基础,很可能一种新宗教——数据主义就会大行其道。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因为经验不分享就没有价值,我们该做的,就是记录自己的体验,再连接到大数据流中,计算机算法会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并告诉我们怎么做。

说来抽象,其实人们目前已经在为数据主义的成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很多人的运动、睡眠等数据,不都通过智能手环或者APP已经在共享?很多人吃的、玩的、看的、做的,不也都第一时间发朋友圈,让朋友点赞转发?分享时心中想的不就是事情做了,如果不分享那还有什么意义?

而这些,不就是数据主义的教义吗?所以数据主义宗教能兴起的话也不是空穴来风。

正如基督教认为人类无法理解上帝和他的计划,数据主义也认为人类大脑无法理解终极算法。即使现在,其实真正重要的算法,像谷歌搜索的算法,都有巨大的开发团队,已经没有单个人能真正全盘理解整个算法了。

更何况像Alfago这种机器人可以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很可能它们可以找出人类找不出的模式,采用人类想不到的策略。

如果数据主义宗教盛行,那么以人为中心就会变为以万物互联的数据为中心,背后是那人类已经搞不懂的终极算法,那么很可能人将变得不再重要。而如果人类变得不重要,那么人类离灭绝就不远了。因为在人类的统治下就是如此:对人重要的狗猫牛羊等极度繁衍,其他对人无用的物种绝大多数已灭绝。

让我们总结一下:《未来简史》告诉了我们未来人类世界的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人类整体将变得没用;

第二种是人还有用,但受人工智能控制;

第三种是极少数人将升级为神人。

同时也勾画了未来世界的统治思想是数据主义,而数据主义宗教的后果很可能使得人类灭绝。

细思极恐吧?不过,还是让我们清醒一下回到现实中来吧。这只是作者描绘的几种可能,虽然挺写实,也无需太恐惧。

但我们还是要清醒地意识到:未来已来。所以要不断学习成长、不断升级,并且享受当下。

同时也要做好如下准备:如果有一天,大部分人真的沦落为像现如今的狗类一样低于神人一等的物种,那么也要做一只认真生活、享受生命的狗狗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分钟读懂30万字的罗胖跨年荐书《未来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qm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