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娃的相处之中,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不是你失去了耐心,而是你头脑放空,没在陪娃的状态里,出现了游离。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娃的陪伴,和幼儿园的老师沟通过后,总结出来的结论就是:娃需要被给予足够的支持,足够的内心力量,而这份力量来源于父母的耐心,觉察地陪伴。
反观自己,觉察自己,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种种问题,你会发现:其实自身也有很多的不自信,这份不自信源于从小做事后,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结果,从来没有得到肯定过,而是总被奚落或者否定。
P.E.T纪事:足够的耐心,觉察地陪伴,抱抱自己,抱抱他人在《重塑心灵》里写到:
你可以问问自己:今天的孩子,每天可以得到的是肯定多还是否定多?
假设培养出足够的自信需要5000次的肯定,如果一个人直到成年时只累积了3000次,那么在他未来的岁月里,仍然需要不断地努力以补回那必需的2000次的肯定,才能有足够的自信。
如果他错误地坚持上一段描述的行为,他人生里的成功快乐会越来越少,同时他那些行为又会变本加厉。
我以前会觉得没那么夸张吧,后来和娃的相处中,或者和自己做和解的过程中,自我肯定的部分或者娃需要被肯定的部分确实是很少的。
在《心灵捕手》当中,男主角就是一个从小就不停被否定的人,在他的生命里仿佛只有不好评价的存在,从来没有好的评价出。
以至于他也因此觉得自己就是不好的,多次激怒心理医生,潜意识希望他们离开,选择逃避正视自己的好的性格那一面。
另一位男主(男一号后来的心理咨询师)充当了母亲的角色,多次与男主重现过去关系的复制,一次次接纳了男主的不好,之后给予充分肯定后,使男主有了新的力量,破茧成蝶。
慢慢地我发现: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
当你没有被足够肯定过,无论任何时期,这部分的肯定还是要被补回来的。
补回来的过程是漫长的,这个过程也如同李中莹老师说的那样:
把整个过程编成一个方程式,就是这样: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肯定)→自信→自爱→自尊
多做→多做到→因多做到而得到肯定
不断地让他做事,然后做好,给予肯定,渐渐地,他就会因为得到肯定,就会有了自信,之后就开始发展自爱和自尊,层层递进。
当你有了这样的方法,你就开始一步步地去有耐心地陪伴,当孩子做事的时候,你会有了新的方向,我来举个例子。
P.E.T纪事:足够的耐心,觉察地陪伴,抱抱自己,抱抱他人最近娃情绪不太好,我会买不少有关情绪如何宣泄和处理的绘本和他一同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了情绪不是去控制,而是去宣泄和接受。
所以很多次孩子有了情绪,我会用P.E.T.里倾听的方法和状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然后引导他如何宣泄,比如打枕头,比如表达自己的感受,再比如哭泣。
一次次地陪伴,除了足够的耐心还需要有足够的觉察力。
当你的情绪也被勾引起来的时候,你得先体会这一层勾起来部分的缘由。
去层层感受后,犹如P.E.T.里说的拨洋葱法,觉察自己后,才能回过头来去感受孩子的状态。
这样的你是通透的,你才可以用最自然的状态去面对孩子的情绪,给予力量。
有人说:人类总是趋利避害的,这似乎是人性弱点,逃的痛苦远比面对的痛苦来得轻。
就像我们觉察到自己情绪源泉的时候,就很想逃开,因为面对太痛苦,还不如直接过滤掉,转移注意力,可能更舒服些。
但是存在的问题,永远是存在的,只有先治愈了自己,由己及人,一切才会慢慢变好起来。
育儿之路漫长,时时刻刻,都是和娃一起开启一条觉察自己的道路。
愿彼此相亲相爱,走下去。
今天是世界拥抱日,抱抱自己,再去抱抱他人吧。献上一首诗,雪莱的《爱的哲学》:
出山的泉水与江河汇流,
江河又与海洋相通,
天空里风与风互相渗透,
融洽于甜蜜的深情。
万物遵循同一神圣法则,
在同一精神中会合;
世上一切都无独而有偶,
为什么你与我却否?
看高高的山峰亲吻蓝空,
浪和浪也相抱相拥,
姐妹花朵绝不会被宽容,
如果轻视她的弟兄;
灿烂的阳光抚抱着大地,
明丽月华亲吻海波,
那甜蜜的作为有何价值,
如果你,不亲吻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