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挥出经典诵读在传承文明、提升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使经典中的精华深入学生的思想、精神中去,真正在学生的思想中扎下中华文化的根,还需要扎实有效的实践措施相配合,才能最终达到内化、形成内在品质的目标。笔者认为,应注意做到三点:学习策略的制定以涵泳为主,学习方法的选择以诵读为主,学习目标的确定悟情明理为主。具体措施如下:
(一)突破传统思路,精选作品
应跳出已有经典诵读活动的选材思路,作两个“突破”:内容方面,突破以文学为主的选材思路,增加思想、哲学、历史类内容,以达到在夯实语言功底的同时,夯实学生思想和精神的底子。精神功底足够厚重、坚实,自然受浅薄、浮躁文化影响就小,会有更强的辩别力,如同中医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除文学类外,加大诸子百家和历代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包括政治家的作品;体裁方面,突破以诗为主的思路,加大词和散文的比重,适当选入一部分戏曲和小说。原因是:一,从培养语感的角度说,在各种体裁的作品中,诵读诗歌对培养学生的规范感、调理感(称我之为“格律感”和“格律意识”)有较大的优势,但在起伏和抑扬等方面,词和散文又优于诗歌。二,从思想内涵角度看,散文作品表达的更加丰富和直接,诗词内涵虽也丰富,但受体裁限制,在这方面终不及散文。
(二)区分内容、体裁,合理分类
可以把诵读作品分为两部分,以小学阶段为例,共选出必读作品620篇(首、段),根据难易程度和内容、体裁,分成三个类别,分别供低、中、高不同年级段的学生诵读;定出选读作品310篇(首、段),是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同样分成三个类别供学生选读。
(三)丰厚学识、底蕴,重在悟“理”
不仅仅是明白语句的表面意思,还包括丰富学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的含义。对低年级的诵读作品,注释多而详,到了中高年级,注释逐渐减少,做到少而精,让学生自己查资料,查资料的过程就是扎实、深入的学习、体会、提高过程。补充古典诗文典故,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或学会典故中蕴含的思路、方法、技巧,在于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使诵读活动不仅要诵读作品,还要建立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上,使学生有一股思想和学识的底气,感受到经典作品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诵读涵咏,重在自悟
要达到经典诵读的目的,无论是丰富学识、提升境界,打精神的底子,还是吸收语言精华、提高语言修养,都需要诵读实践,需要领悟。对此,不能采取毫无感情的纯机械诵读的方法,而是采取浸润、涵咏的路子,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深刻思想、强烈而深沉的感情,在技运用与感情转换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强烈的语境中得到浸润、升华。强化诵读指导,在低年级和中年级,引导学生通过内容感悟去琢磨诵读方法,到了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诵读技巧来表达诵读的内容特点和感情色彩,最终达到内容与语言的统一,精神体会与技巧运用的统一。
(五)赏析内化,强化应用
应用的目的在于促进经典著作中的营养在学生思想中的内化,并进一步转化成其行为品质。采用让学生写赏析文章的形式,让他们自己分析、介绍自己欣赏的经典作品,用自己的话来进行阐述,逐步引导他们去深入领悟经典著作的内涵,悉心体会其语言特点,促使他们挖掘和理解经典作品中的“神”——道理是什么,语言特色又如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