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变色龙》
今天我们走进的是长春市一零三中学,一所信息化教学在全国领先的九年一贯制重点学校。我们走进会场的时候,学校领导正在为几百位来访教师介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高高悬挂的横幅上印着欢迎词,原来吉林省骨干教师、宁夏骨干教师,都在这里接受培训。讲座过后是两堂电子书包课,第一节就是九年级语文《变色龙》,刘玲老师授课。
以前听过几节电子书包课,数学课居多,学生在PAID上操作、演示,确实非常直观,易于将抽象的逻辑思维形象化。但是很少有人上语文课,尤其还是小说的新授课,再高超的软件也取代不了师生对文本的品析。这会是一堂怎样的语文课呢?会有语文味吗?带着疑问,我凝神聚力地听课、做笔记。
老师的导入是亲切的谈话式,“生活中有些词语,把动物的特征和人结合在一起,你能想到哪些词呢?”孩子们笑着答出“替罪羊、铁公鸡、缩头乌龟、母老虎、笑面虎”等好多词。看似轻松的一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也暗示了本文的特点,文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就是具有动物特征的人呀,只不过这种动物不常见,因此向学生做一介绍是必要的,也更有情境感。
一段变色龙的小视频在轻快的音乐中变换着画面,也变换着颜色,现场的气氛美妙极了,我注意到学生的脸上是面带微笑的,也许他们觉得很有趣吧,我也被深深地吸引了。以前自己讲课的时候也用PPT给学生放过图片,可是静态的呈现就不如这种动态呈现的效果好,显然此处是信息化技术的体现之一,是点题的一笔。
经验告诉我,放完这个片子,老师该有过渡语了。“变色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变色?”“文中的变色龙并不是自然界的动物,而是出自契诃夫笔下的人物,你对契诃夫有什么了解?”过渡是为了引出对作者的介绍,要想真正理解一篇文章、一个人物,对作家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作家所处的时代特征、作家的创作缘由、创作风格,都对理解作品有深刻的影响。所以,这个环节是不能省略的。刘老师的设计亮点在于,她先让学生说,然后自己加以补充,而不是直接和盘托出,学生说到了以前学过的文章,契诃夫成了老熟人,一下子消除了陌生感。
介绍完作家就该走进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了。老师说要检查预习,原来预习作业是学生自主观看两个微课(内容不详)。PAID便登场了。两个选择题,一个考查文中的主要人物,一个考查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现场作答,显示屏上马上呈现答题情况柱状图,只有三人错选,可见预习的落实力度。那么本节课可就是深度学习了,这不就是现在时兴的翻转课堂了吗?
接下来一张PPT是老师布置的深度学习的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形式表现主人公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人物性格。
形式:人物分析、表演展示、角色朗读、文本创作、绘画解读。
最佳表现组给予奖励
这个设计显然是秉承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而且允许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多元化、个性化,老师不以精细的讲授显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定位在课堂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当然这样的设计也很大胆,那就是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学生表现精彩,课堂就会妙趣横生,如果学生木讷,即便课前老师做足了功夫,临时抱佛脚的痕迹也会显露无疑。
出过课的老师都知道,在大型公开课前对学生预习多加指导,保证出课顺利出彩是常规做法。但是就如一个不会化妆的女子,临出场时你让她自己上上妆,淡妆还行,浓妆可能就惨不忍睹了。现在的孩子个个机灵,如果平时不这样上课,你让他作假、作秀,他一定不会配合。记得以前有个很优秀的学生就因为不满于语文老师的临场作秀,整节课拒绝发言。所以,这帮孩子将会有怎样的表现,我拭目以待。
5分钟的准备时间过后,5个小组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对人物的分析。
解读文本的小组注意到了主人公穿脱军大衣的细节和多处使用省略号的作用;
绘画展示的小组注意到了人物背后的社会环境,还创造性地在奥楚蔑洛夫的头上画上了一只变色龙,老师的评价非常给力:“以后的抽象派艺术大师要诞生了”。文本创作小组补写了文中没有写出的人物心理描写,老师的点评里“不仅要关注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没写什么”让我暗暗佩服老师的语文功底,这么训练出来的学生都会成为文本解读的高手呀。
最精彩的当然要属表演展示小组。五个学生分别饰演奥楚蔑洛夫、赫留金、将军家的厨师等角色,学生在文本中人物对话描写的基础上大胆加戏,把五个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赢得几百个听课老师的喝彩。
公开课有表演的成分,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课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是肯定的,但是即便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没法突击美化的。这些孩子的现场表现确实出色,态度大方,毫无羞涩之感,让人感觉是上过中央台春晚一般见过大场面的。语言表达尤为出色,理由充足,滔滔不绝,确无背稿子之感。表演的孩子让我想起了东北的小品和二人转,莫非他们有语言表达和舞台表演的天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孩子的素养绝非一日之功,一年之功。不禁由衷佩服起台上这位美丽端庄的语文老师了。
表演完后,老师还采访了几个演员为什么这样演,学生的回答很精彩,相当于把他们对人物的理解、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又说了一遍。让人人都理解,人人都能说,学生说的可能比老师说的还要好,在这节课上充分体现出来了。
难道这节课仅限于对人物的分析吗?文本挖掘如何深下去?我在猜想老师下一步的棋路了。 “主人公变来变去,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从这个不变的态度中,你看到了什么?”老师的引导无缝衔接,也让思考走向深处了。可见这位老师绝不满足于学生的表演,而是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了。“奥楚蔑洛夫变来变去,也有不变的地方,就是他媚上欺下、阿谀奉承、虚伪狡诈的本性”,“我看到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缩影”、“我看到了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和人民生活的艰苦”……学生的回答很深刻。老师棋高一着,她的小结加深了学生对作家的认识,“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笔下的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小人物,但是他们展现的社会是宏大的,他要告诉人们社会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这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学生有种顿悟又震撼的感觉。
然而,老师还不罢休,她要继续敲击学生的心灵,引起思维的震颤。“契诃夫已经逝世两三百年了,俄国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他的作品?”我相信孩子们是有自己的见解的,如果让他们畅所欲言,很可能有精彩的言论爆发。可惜的是,可能时间有限了,也可能老师为了再次呼应本次活动信息化的主题,她放了一段江西卫视的视频材料,让专家告诉孩子们,他能让我们反思人性中存在的弱点,当代作家中也有契诃夫的影子,2013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评为我们当代的契诃夫……这个环节的设计我觉得是很有高度的,它让学生站在了评论家的位置看作家作品的社会意义,让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思考社会人生。
课后作业也非同一般,“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朴实的农民、奸诈的商人、左右逢源的官员……请用你的笔塑造属于你的人物”。瞧!不是简单的读读写写,而是基于生活,基于观察的创作,老师敢留这样的作业肯定是有训练的,我也相信这班孩子中会有“小作家”“小契诃夫”的出现。
《变色龙》是一篇经典小说,在20年的从教生涯中,听别人讲过多次,我也讲过多次,这位刘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以往的授课,似乎文本是很难懂的专家论文一样,教师以讲授分析为主,学生是否感兴趣,学生的达成率在课堂上是无法掌控的,对于典型人物形象究竟在学生心里能走多远都是无法预料的。现在看来,其实文本表面的内容并没有难度,学生一读就会发现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作家塑造的典型人物,夸张的言行、卑劣的内心,却也有小人物的无奈。可是强大的惯性思维,往往还是让老师牢牢地把控着课堂,不敢放手给学生,也不知道如何放手给学生。这节课,电子书包的使用是次要的,老师没有被信息技术牵着鼻子走,而是很好地保有了语文教学的特点,重文本、重合作、重探究,利用多元认知理论,把课堂还给学生,释放了他们的天性,发挥了每个孩子的特长。
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孩子触摸过便感受了,倾听过便了解了,懂得了便记住了”,所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并不可少的。通过课前的微课学习,学生了解了基础知识和批注阅读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课堂上,孩子是主角,老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学生在活动、探究、思考中对文本深入挖掘,感知了作品的深刻内涵,他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人物的形象,更重要是文学的世界。相信这节课会成为学生兴趣的激发点,激发他们继续探究俄国文学,成为有国际视野的学生。
聊以小记,仅作留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