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惟乔的第168篇原创文章
3月份这个账号还只有100多的粉丝,并且已经有几年没更新了。
以前的文章也都是平均一年有一篇。
这相当于是一个新号。
这半年来,坚持日更,现在已有1.8万的粉丝。
这困难吗?
其实一点都不困难,刚开始写的时候,是处在一个突破舒适区的阶段,可能每天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去想,我要发什么内容,怎么去写。
但是现在写了半年左右,日更已经变成了新习惯,还是在舒适区里面。
其实,我以前并不喜欢写文章。高中的时候写个800字的作文就都很困难,大学学的也是工科,没有写作的机会。
刚开始学写作的时候,也看很多课程,买了很多书。
比如:豆瓣写作课、spenser写作课、L先生写作课,落花水面皆文章、文案创作完全手册、文心......
那时我的认知是,只要看懂了,那么我就会了。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学校那些学科的知识,比如英语、数学等等,只要看懂了考试就会做。
学了很多技巧、方法、思路。像是怎么找选题?爆款标题的10种框架、怎么写开头?怎么讲故事?
但是呢?懂是懂了,真到用的时候,根本用不出来。
现在我才明白那些所谓的方法技巧,不过是他做成了以后的总结,并不是成功的路径。
举个比较形象的例子,知道股评师吧,他们每天都会盘点今天的大盘走势,说得头头是道。什么北向资金又进了多少或者是什么政策导致大盘怎么怎么走。又或者是3080就是主力位,运用了各种技术分析的指标去证明。
但是你让他们预测一下未来怎么走,基本上就不行了。这就是事后诸葛亮。
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只学不做,眼睛会了,脑子没会。
写作关键就在于要多写,而不是学。所以要练好写作,练习占到了90%,剩下的10%才是技巧方法。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练习。
当我明白这一点后,我就不再追求各种教程、方法。
于是我就开始去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写的烂不要紧,只要我表达清楚我想表达的意思就行了,词藻华不华丽,简不简洁,那都无所谓。甚至现在我都是用语音来写的,一边说一边就把它转换成文字。里边有很多口语化的内容。用语音来写作,也降低了门槛,你会说话就能写。
为什么要这样呢?
有两点原因:
1、追求效率。
效率会影响一个人持续写作的动力。
如果你写一篇文章,你要花五六个小时,我敢说你坚持不了一个星期就会放弃。但是如果你写一篇文章只需要花一个小时,那这件事我每天都能干,写它1年、10年都没什么问题。
不光是写作,其实做其他很多项目也一样,效率是必须要时刻想着要考虑的。
如果花三个月搞了一个训练营。东西都准备的特别完善,最后推出去发现根本卖不动,课程的内容只是你的自嗨,用户根本不买账。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那如果我只花了三天就把它做出来。我发现卖不动那也无所谓,反正我只损失了三天的时间而已。
2、我的定位。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我并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个知识分享者。
作家写文章,追求一定程度的文学性,要有严谨的语法、用词,不能有错别字。
而知识分享者,追求的是把我所知道的知识,对别人有帮助的知识分享给别人,要通俗易懂,尽可能让更多人能理解。口语化的写作,就是最好的方式。
作为一个知识分享者,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价值可以笼统的分为两类,
第1类是情绪价值,
第2类是实用价值。
情绪价值就是指那些能让你开心、快乐、产生荣誉感或者是有着极强的情绪共鸣的内容。小说、美女跳舞的视频、明星的视频。其实传递的都是情绪价值。
实用价值就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对你有用的,比如能提升技能,能掌握技巧,能解决你现在所遇到的现实问题。
我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实用价值。
如果没有提供价值,那么写的再好也没什么用,也不会有阅读量。
我见过很多文章,它的用词很烂,错别字很多,但是不妨碍有10w+的阅读量,因为他写的是个人亲身经历的事情,像讲故事一样一种的方法,把自己如何逆袭,按照时间顺序给写了出来。比我们这种,给你巴拉巴拉讲认知,然后用逻辑去论证的文章,吸引人的能力不在一个维度。
其实如果你也打算做一个知识分享者,那么可能你还会遇到一个问题:
我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输出不了什么有价值的内容,怎么办?
其实这里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
有价值的内容不是创作者来评判的,而是由读者来评判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教你背九九乘法口诀的技巧,有没有价值?
对成年人来说,没有一个人会说这个东西有价值吧,但是如果我的读者是幼儿园小朋友呢,那就很有价值。
不同圈子的人它是存在信息差、认知差、能力差的。
比如我熟悉做视频混剪,我告诉你要做小红书娱乐类视频,只需要去搬运抖音的视频,然后去重发布就可以了。
如果是同样做过视频混剪的人,听完这句话,他立马就可以去做,去涨粉变现了。我再教他如何去抖音上搬运视频,对他来说就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已经是他已知的知识。
但是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连上网都不会的人,把这句话甩给他,他什么都不会。你教他如何注册小红书,那都是价值。
快手上有一些账号,拍的视频都是拿出一个键盘教用户,这是什么键,有什么用?然后卖Excel课程。我看了这样的课程,卖了几千份。
你可能会想,谁还不会用个电脑啊?这不是明显的割韭菜吗?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对于老年人就是不会用电脑?甚至以前还有线下的智能手机培训班,就是专门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所以如果你也想在一个领域里输出知识,首先要找准你的目标人群,你对这个目标人群具有势能,那你就能对他们输出有价值的内容。
其次,
边做边学VS学会再做
哪个更好用?
当然是边做边学。学会再做,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要不得,下次专门开篇文章来分享。
现在我更新了168篇原创,我认为我以前学过的方法,对我的帮助可以忽略不计。
对我来说,持续更新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涨了多少粉,而是我自己的成长。
正所谓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以教促学。
我写过很多篇读毛选的文章。其实在很早以前我已经就读过了毛选,但读过以后,并没有对我的成长有过什么样的影响,只是知道了矛盾论、实践论。对这些理论也是非常的模糊,就更谈不上怎么去用了。
但是写过这些文章以后呢。实践的观点,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认知里。论持久战中的三个阶段,也让我倍受启发,让我有意识的按阶段去规划我做项目的战略。
这些如果只靠读毛选的话,是无法把它真正的运用起来了。
这也让我意识到,很多知识领域根本不在于学习,而在于去实践之后才能掌握一门技术,熟悉一个领域的基本规律。
最近搞了一个小红书+多多视频V计划的项目,免费带,佣金55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