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之简单读后感

《乡土中国》之简单读后感

作者: 丁丁与丁当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8:23 被阅读0次

    作为生在农村、长于农村、求学于云南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工作几年,在职研究生读社会管理专业的农家子弟,若是不读一读费孝通先生的著作,实在说不过去。(费孝通曾经教学于云南大学,是我国社会学的先驱和泰斗之一。)

    作为费孝通先生著作的《乡土中国》,不是严肃的学术著作,而是生动有趣的社会学“科普”读物。他用深厚扎实的理论素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副“乡土中国”的画卷。

    书中有几个观点广为流传,大家都听说过,可能并不知道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先说两个。

    熟人社会

    书名叫《乡土中国》,那么乡土本色是什么?就是土气,土气意味着熟悉。

    “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这是对人的熟悉。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这是对物的熟悉。

    总之,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在农村有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从农村进入大都市生活的人,生活方式不一样,开始必定会遭遇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在农村出门不用锁门,只需掩上门;吃饭的时候串门子,尝尝各家的美味,很少正襟危坐餐桌前;带小孩不用太累,这个熟人抱一会,那个熟人背一会,不知不觉孩子就长大了。在城里生活,邻居之间可能“老死不相往来”,吃饭有吃饭的规矩,孩子一分一秒也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现代社会,平日里要接触大量的陌生人,就要按照契约精神来进行。

    这种生活方式的不同,就是熟人社会较好的反映。

    当然,现在一说起农村是熟人社会,更多意味着办事讲人情事故不讲法律,讲“人熟好办事”不讲“按规定办事”。

    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全书的核心概念之一。看起来可能不太好理解,差是差等,序是次序,就是农村组织结构甚至可以说中国组织结构是一种有差等的、有次序的格局。

    简单地说,就是网,关系网。以个人为中心,一圈一圈往外扩张,因而分出了差等和次序,靠近个人中心的“圈”比远离个人中心的“圈”的等差和次序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书中把中国和西方的组织结构用“捆柴”和“波纹”作了生动形象的比较“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这就是差序格局。

    所以,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农村里,差序格局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之简单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tu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