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白杨礼赞》引发的思考
岐山三中 侯会芳
第一次上《白杨礼赞》是在岐山县安乐中学。我反复研读这篇散文后做了这样的设计。第一步直击题目“礼赞”,解题说说“礼”是什么意思。第二步“为何礼赞?”请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你觉得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学生找到的原句是第八自然段最后一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第三步紧接发问“为什么作者说白杨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和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在作者笔下,白杨还象征什么?”然后朗读品析文章第七自然段(重点是四个“难道”所领的反问句),进一步把握白杨的象征意义。第四步寻找白杨与北方军民的相似之处(极普通、不平凡)、相同之点(生存环境),抓住课文第五、二、三自然段,注重诵读指导、标点助力、词句品析,引导学生于文本品读中具体感受什么是象征,本文如何托物言志。第五步作者又是如何把“礼赞”之情渗透到文章的角角落落的呢?由此找出礼赞之句(课文第一、四、六、八、九自然段),比较异同、标点替换、首尾连读、情感诵读结束本课。
第二次上《白杨礼赞》是在凤县双石铺中学。临上课之前我推翻了之前的教学设计,没有用做好的课件,上了一节裸课。课前要求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请学生把课后的《题白杨图》(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誓与子同仇。)抄写在黑板上。第一步开课解题(崇敬地赞美白杨),大声朗读茅盾的《题白杨图》感受诗歌中的赞美之情,接着问作者是如何把一首诗扩写成一篇散文的呢?从课文中找出与诗歌内容一致的语段,读一读说一说。顺着学生思维,从第九自然段开始倒读课文。学生的印证顺序是“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第九自然段),“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挺立如长矛”(第五自然段),“丹青标风骨”(七、八自然段),“北方有佳树”(第二、三自然段),“愿与子同仇”(一、四、七、八、九自然段)。一堂课和学生一起从朗读指导(重音、语调、语速、表达情感)、关键词句品析(删词法、换词法、句式变换法)、互文式解读(诗歌与散文相互印证中的语言特色)展开,着眼于写作意图(立意)、象征运用、材料选择(选材)、感情渗透(抒情)三个方面“倒吃甘蔗”反弹琵笆,完成了对文本的学习。
第三次是在我们学校借班上课。这次,我特别想上一节干干净净的朗读课。于是,前两次的上法都被我清空了。一读(默读)找出课文中你觉得不恰当的甚至矛盾的语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找到的句子有“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以这些句子为依据,学生问为什么白杨树“极普通”却“不平凡”呢?作者为什么不赞美稀少昂贵的“楠木”反而要赞美“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呢?再读课文(分任务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有关片段),先在文本中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朗读中解决“极普通”(黄土高原随处可见,外形普)却“不平凡”(笔直挺立、力争上游、团结倔强、不屈不挠、对抗着西北风)。三读学生分小组朗读七、八、九自然段,讨论第二个问题(此处补充写作背景)。重点朗读品析“难道”所领四个反问句,结合八、九自然段内容学生发现楠木虽然稀少昂贵,但是作者受延安军民的感染与鼓舞,选择用生长在黄土高原的“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象征北方军民和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意志,用“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此处补充资料:茅盾同志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学生反复朗读进一步理解作者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是为了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四读回归题目——“礼赞”,找出文中所有的礼赞之句,整合在一起进行感情朗诵。从句式变化、重音、停连、语调等方面一起讨论设计朗读方案,学生感情朗读结课。
回顾这三节课,第一节“礼赞”立骨,首尾呼应,设计感最强。二三节课以主问题为线,以课堂生成为核心,是完全开放的“学本”课堂,但切入点不同,侧重点不同,课堂也就大大不同。自我重构的同时,一些模糊的想法越来越清晰。
一、立足言语形式,培养学生语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指出要“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和话语内容。”我们在教学时要关注言语形式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特殊之处和矛盾之处。通过相同之处的重复作用,不同之处的差异比较,特殊之处(炼字)的深入品析,矛盾之处的内因探究,和学生一起通过言语形式发现语言文字的密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二、重视文本朗读,凸显语文味道。余映潮老师曾说:朗读,是讲求语言准确、语流顺畅的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是进行语言、情感熏陶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对作品进行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会朗读的孩子对文本的理解肯定会更深刻。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你会发现琅琅书声越来越少,送教的时候我甚至发现有些学生已经不想朗读或者说不会朗读课文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失职。因此,我们必须立刻马上行动起来,重视课文朗读,进行朗读指导,让琅琅书声回到课堂,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三、关注课堂生成,突破设计局限。李仁甫老师说,从哲学的角度看,生成就是“经过变化而形成性质、组成、结构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课堂教学确需预设,但更应从“基于教师的‘教’转变为基于学生的‘学’”(黄厚江老师语),预设必须以学情为基础,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需要的变化不断调整。三上《白杨礼赞》的过程中,我发现越严谨越精心的教学设计越捆绑教师的手脚,越限制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有时候,为了完成所设课件上的内容教师不得不急匆匆赶时间,许多课堂契机就此错过,许多问题蜻蜓点水探究不透,学生大多吃的都是夹生饭,反而不美。当然,并不是说课前就无需设计,而是应该依据学情选择恰当的、能激发点燃学生的主问题(切入点),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管接招就行了。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文本,了解更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充分“自备”,做好接招准备。
这次尝试是一个人的一课三上,自我思维碰撞、自我挑战突破的过程中,实践与思考相伴。但愿我们回归语文,在文字中潜心行走,在磨砺中发现成长,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