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考的成长

思考的成长

作者: Neo_joke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12:36 被阅读38次

✏️ | 随笔/日有所思#

年龄增长,有时候会说一些违心的话,去配合别人的认知,配合别人的喜好,因为,当你不配合的时候,不随大流的时候,会被认为是异类。
所以,长期以往,一个人会被同化,会停止思考并且养成一种习惯:即总是以听到的、看到的作为认知的前提,不符合之前听到的、看到的,都属于抬杠,都视为挑战。
关于这个问题,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过。
后来想了一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人的大脑结构,决定了其思维流程和思维模型。首先理解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喜好、经验和常识为最优先级判断准则的事实,因为这牵扯到人类大脑杏仁核部分的应激反应,杏仁核处在低层次区域,是人类为了躲避危险、强调在种群中的权威而保证配偶权,思考危机等等而设计的,大脑首先通过其作出应激反应,这部分就是你的喜好、情绪、经验和固化的认知系统,监控机制在不断的接受外部的信息来输送到该部分。而前叶区则是理性思考区域,会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和系统性思维思考,如果杏仁核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和应激,前叶部分就丧失了主动权。这是大脑生理结构决定的。所以,人总是简单的脱口而出,简单的应激思考,除非把三思而后行或者深度思考的思维模型固化到杏仁核里。
大部分人的在接收外部信息的时候,应激的逻辑是非常线性和简单的。人们普遍做出反应的优先级流程是:是否伤害到我->是否挑战了我->是否伤及我的自尊->是否伤及我身边的人->是否满足我的喜好->是否符合我以前听到的看到的印象->是否符合以前得出的经验->是否符合权威说过的、讲过的->是否符合在短时间内思考出来的逻辑成立条件->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是否符合在这个前提下的以往经验->是否符合在这个前提下的逻辑论证->是否出现特殊情况->权威是否是错的->是否我不够客观
由此,除非是两个思维肌肉都非常发达的人在交流,否则普通的语言交流,其实都是大脑在简单化的自动应答。
在接受这个事实以后,得出的结论就顺理成章,人总是在说话和接收信息的时候,采用非常简单的认知去进行判断和应激反应,这导致了一个人的短期认知和思维盲点限制了其能接收到的信息的价值作用。很常见的情况就是不耐烦的时候,会经过大脑迅速的判断,得出结论。比方说,不容易接受复杂和细致多层次的信息,对这类信息得出的结论往往就是瞎逼吹,瞎胡扯。比方说,非常喜欢接受线性信息,线性信息越长,越是认为具有逻辑挑战力,系统性思维和思维的严密程度就大打折扣。思维盲点局限着一个人,并且使得其大脑的应激习惯,慢慢地固化。
大脑其实也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就像一般的篮球爱好者和职业篮球运动员,运动员往往通过反复观看比赛、反复总结、反复实践,将非常复杂的实战经验和场上判断的能力,训练成应激反应,存储在杏仁核部分,也就会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发挥得比一般篮球爱好者好。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不在财富而在思维与思想,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肌肉,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自查与反思。通过前面提到的篮球运动员的事情,我们简单的可以得出套路,通过不断地自查,反省以前的思考流程,通过不断回忆和确认自己得出结论的心路历程,通过不断将这些思考的过程写下来,使其可视化,摊开来不断的研究其中不妥和有问题的地方,然后总结出有用的措施,在下一次对话、思考和反应中不断修正,然后重复该过程,不断锻炼自己在应激反应中的能力。
整理思维。整理以往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应该养成乐于思考与总结的习惯,通过思维导图、文本笔记以及各种相关的思维产物,不断地归纳,而归纳则是像一本词典一样,不断地记录在不同情况下,思维可选择的思考维度。
学习一些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常识。想要锻炼更加发达的大脑肌肉,就要避免自己的线性思维,单一的看待问题,而是丰富自己的思维过滤层级,增加脑回路。例如,每接受到新的信息,可以通过矛盾律去判断其信息的支撑结构,通过系统性思维去判断和整理信息的边界,通过墨菲定律和反常识去过滤之前的认知和就有的固化思维,再通过批判性思维来批判自己得出的结论,切记,批判性思维工具是用来批判自己的,而批判他人,不是锻炼自己的思维工具。
总而言之,可以这样看待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即了解大脑和思维的运作方式决定了你如何对外界做出反应。一个人的莫名的自尊、短期的认知、随性地喜好和线性的思维习惯会成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障碍。当大脑的思维工具没有出现在合理的思维层级上,导致相互矛盾的时候,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经常将外部知识和信息进行总结和梳理的时候,就会导致矛盾和多重自我在争夺控制权,从显得一个人没有立场,不懂得坚持。当思维工具缺乏的时候,当经验主义、理性主义、个人主义、修正主义抬头的时候,一个人就会形成思维盲点,而思维盲点限制了对客观世界的解读,削弱了自身进化的能力。一个人的知识可以是博识的,也可以是匮乏的。但一个人的思维肌肉应该是发达的,因为这样才能够让知识正确的为其自身进化提供益处。
以下有几种对相关知识解读的书籍,可以大家可以体味和思考:
《进化的大脑》戴维·J·林登 神经学与认知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
《简单的逻辑学》
《哲学简史》罗素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埃里克·卡普兰
《反脆弱》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叔本华
《原则》达瑞奥
《方法论》与《哲学原理》笛卡尔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相关文章

  • 成长的思考

    我们可以认识并改变自己吗?当然可以。——这个回答来自苏格拉底。 他说大部分人其实一生都没有仔细想过自己在做什么以及...

  • 成长的思考

    这一周有两个同事离职和部分人员变动。作为一个职场老兵,每年都会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从参加工作起,这样的经历已是无数遍...

  • 成长的思考

    转眼间,我已经成长为一名大二学生。于我而言,早已四海为家。我风尘仆仆,奔向千里之外的家。 在这里,我有自由,但有时...

  • 成长的思考

    做梦到人类都成了老鼠的样子,过着老鼠的生活,或者说,人群就跟老鼠群一样。 突然想到富爸爸穷爸爸,现金流游戏里面的一...

  • 成长的思考

    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论,如何让自己有质量、高效、快速的成长,应该也有方法论! 看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不得不惊叹...

  • 成长的思考

    在写正文之前,先分享三个努力,六个习惯 三个努力 一、努力将自已的时间卖出很多份,最大化其价值。 二、努力做到第一...

  • 成长的思考

    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况,从家乡小城市来到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努力的去工作,生活,但是当自己的当前的能力达不到用...

  • 思考的成长

    ✏️ | 随笔/日有所思# 年龄增长,有时候会说一些违心的话,去配合别人的认知,配合别人的喜好,因为,当你不配合的...

  • 成长的思考

    成长的路上要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小小心脏要承受那么多的意外。亦或是意外,亦或是自然结果。 本想按老师...

  • 成长的思考

    今天才发现自己的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多么的天真 很多事情过于理想化 过于想当然 现实真的太残酷了 普通人真的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vi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