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高邮中学一高中生因上网与母亲发生冲突,争执中致母亲被砍伤入院。现在网络发达,消息一出,立刻四散传播开来,再有记者前去医院采访,因担心会影响孩子前程,母亲都不愿再多说什么。据医生介绍,这位母亲身受七八处刀伤,脖子上有两处,一处约20厘米长,所幸伤口不深。胳膊上有六个刀口,左手的韧带被砍伤,接下来需要手术,目前无生命危险。
看到这里,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不孝子!怎么能这样对待生养自己的母亲,简直是令人发指,人神共愤对吗!
第二反应是,这孩子是不是网瘾少年?上网成瘾,欲罢不能,所以当母亲阻止时愤怒情绪被点燃,一时失控?
第三种反应,可能是,对于亲子关系的担忧。能发生这样严重的冲突,想必母子关系也不会太融洽。
事实上,据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孩子在邻居口中,是乖巧的,懂礼貌的;在学校老师口中,是品学兼优的;而在妈妈眼中,儿子也是听话懂事的孩子。那这样一个孩子,为什么能做出如此让人惊掉下巴的事情来呢?
知情的邻居说,母子俩租住在学校附近小区的一个车库,孩子爸爸平时在外打工,很少回来。孩子的妈妈除了照顾儿子生活,还在附近小服装作坊打工贴补家用。孩子妈妈勤劳能吃苦,人不错,就是性格有些强硬,说一不二。
现在有个词非常流行,叫作“丧偶式育儿”,说的是在孩子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亲一方的缺失。高邮中学的这个孩子,父亲常年在外,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受母亲的影响都比较大。而他的母亲,如邻居所说,性格比较强势。丈夫常年不在身边,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就是装也要装出一副坚强的样子。这种丧偶式婚姻中默默承受的女方,一般都有安全感的极度匮乏,也更容易将压力与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往往表面上是对孩子要求高,管教严,实际上则是自己负面情绪以及内心压力的投射。
此次事件中的这个孩子,在外人眼中,十分乖巧,懂礼貌,成绩也好,其实这些现象是孩子对于母亲教育方式及心理预期的迎合。他知道妈妈不容易,他想让妈妈满意,想做个妈妈的好孩子。但是,长期处在母亲说一不二的高压下,除了顺从,即使有矛盾,即使有想法,孩子也不知道该怎样合理表达自己的不满与反抗。
母亲强势,给孩子造成的影响,除了懦弱、没有主见,还有一种就是情绪不稳定。孩子不是谁的私人物品,首先,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一定会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喜怒哀乐。如果一个孩子无论合理的,不合理的诉求习惯性被打压,由此而生的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得不到有效的释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像这次事件中的孩子一样,拿起刀来对抗自己的母亲,也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愤怒,才会得到一份感同身受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