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晚上10:30,虽然周遭很静,可坐在床上的我,心里却像喷火一样烦躁。
太可气了!
今天不是很累吗?怎么一听说有球赛就来了精神?!
下午回来那么早,买乐高的时间就不能早点吗?
说好的最晚9:30熄灯,可都10:30了你还没睡!
我说的是我家老大,当然也只是腹诽。他已经被我轰过去睡觉了。
前天上午是他们六年级新生队列式训练的第一天,用他的话说,他们在大太阳底下训练了4个小时。所以,放学后看到的他,已经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回家路上,我们说好晚上要早点睡的,可后来他想看7点的一场球赛,怯怯地来问我。想想他白天这么累,文化课学习也还没正式开始,所以就答应了。
及至看完球赛、洗完澡后,都又磨蹭了一会儿。临睡前突然想到前两天的乐高还没买,又跑过来找我买乐高,我再次吃瘪。
之所以答应他买乐高,是因为几天前我犯了个大错,觉得很对不起他。为了弥补过错,我拿他最喜欢的乐高来赔罪,但只允许买300块钱以内的。
可他竟然要买三个小件儿!来来回回挑选之间,就过去了将近10分钟。
最后,以我恶狠狠的威胁结束了这次拉扯:“明天早上7:10再叫你!谁让你睡得这么晚!”
7:10起床,肯定得迟到,当然是赌气的话。
轰他过去后,我自个儿生了半天闷气。
2
可一个人呆着没多久,我就后悔了。
想起几天前曾告诫过自己的一句话:如果孩子出了问题,根源一定在父母身上。
冷静时信誓旦旦,可每次脾气一上来就搂不住了。
难道不是吗?!
儿子想看球赛,征求爸爸的意见,某人自己就喜欢看球赛,鸡贼的他把球抛给我,最终是我放了话。
对看球赛没时间概念,这也是我的问题。
早就答应他买乐高,之前有两次他很想买,我当时却以用手机工作和快没电了为由让他再等等,这一等就等到了现在。
即便是这次,我也完全可以答应他第二天一早再买——毕竟睡觉太重要了,可他的一句“来不及了”就让我松了口。
是我没原则、没底线,答应孩子后又出尔反尔,跟他置气。
所以你看,问题都在我身上。
3
第二天一早,准备送他上学。出门前,他才发现车钥匙找不着了。
就在我的抱怨即将脱口而出时,突然想起那句话,赶紧闭紧了嘴。
他为什么没找到钥匙?因为习惯不好。
为什么习惯不好?因为我这当妈的没帮他养成。
再说上面只有一把小钥匙和一个小环,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很容易丢。为什么不能采取其他的措施来避免这个问题出现?!比如:拴一个长绳挂在脖子上,或者挂个钥匙扣也好,或在门口贴张条儿,提示他一进门就把钥匙掏出来……
所以,归根结底:仍是我的问题。
因为有了这样的觉察,才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大早起来就埋怨孩子,让他以不愉快的心情开始新的一天。
这次的骑行,我们开心地聊了一路。
4
送他入校后,正要回家,遇见了和他分到同一班的小刘的妈妈。
聊了几句后,刘妈妈问我:“昨天太忙来晚了吧?我看他自己一个人在门口站着。如果今天你还是忙的话,我可以帮你接儿子。”
我赶紧说:“谢谢,不用不用!昨天我是按点儿到的,人都走光了,也没看到他啊!”
她说:“他们班昨天是第一个放学的,散得比较早。后来大家都走了,后面的班还没来,我看他一个人站了半天。”
我很错愕!
前天下午放学,我带着老二去接他时,看到所有的学生都放完了,仍没发现他。后来在门口碰到了他的同学昊昊,说他往小学楼走了。
当时有点儿纳闷,还有点儿生气。早晨接他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下午直接在校门口等他,不在我办公室汇合。可他仍然忘了!这孩子啊!
按理说,如果他真去了,发现门是锁着,肯定会折返回来吧!结果我和弟弟又等了半天,依然没见到他的人影。
于是,我又带着一股子气和老二去了小学楼,还没走到跟前,就看到他一个人蔫不拉几地蹲在办公室门口看那本《金银岛》。
心里发疼,堵到嗓子眼儿的气瞬间便消弭了大半。
问他为啥不在校门口等我们,他说不想让大家问来问去。他没再解释,我也就稀里马虎没深究,以为他太累,不想跟同学聊天而已。
可刘妈妈的话才让我知道:“不守约”,压根就不是儿子的问题!
他们班是第一个出来的,结果最终全班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等妈妈。而此时,新班主任和认识他的家长可能还会表达关心。这些可能都会让他感到尴尬。
班主任陪他一个人站着,他会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或许,他会以为是自己记错了,最后回到了办公室等我,结果仍然没有发现我。
或许对我感到失望,觉得妈妈又食言了……
假如我再早一点儿到校,也不会出现后续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刘妈妈的解释,我又误解了他。
虽然事儿不大,可积攒多了,会像刺一样,一根根扎进我心里,让我对他的误解和偏见逐渐加深;
也像刺一样扎进他的心里,让他一再感受不到妈妈的理解和接纳。
长此以往,对他、对我们的关系都会越伤越深。
5
生活中这样的误解、偏见等不当养育还少吗?
作为成人,在无数个领域,我们可能都无法自信满满地宣称自己是专家。但无数家长却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孩子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
老话常讲:“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
尤其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更会理直气壮地认为:我当年是我们班(年级、全校、全市、全省……)的第一,所以,在教育上,我有绝对的权威。
或者,我都这么为你付出了,所以你就应该都做好!
……
只是因为我们生了他、养了他。
我们总是居高临下地面对我们的孩子,而看不见他们真实的样子。
可是,正是因为他是你亲生的,也是你亲养的,所以,他身上出的问题都是你的问题的显现。
他不仅带了你先天的遗传密码,还在你亲手打造的后天环境里,不断同化和吸收着你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
尤其是你那些最深恶痛绝的、最强烈排斥的部分,如果没有足够的觉察,都会精准无误、甚至放大很多倍地被孩子吸收进去,成为他的“毛病”。
父母是根,孩子是叶;父母是海,孩子是船。
只有根系强大了,枝叶才能茂盛;只有大海平静了,小船才能安稳。
作为父母,在养育问题上,我们要对他们负有100%的责任。
父母,世界上最难的这份职业,最需要我们学习成长。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不是因为我做得有多好,才有资格在这里肆意评判,而是因为我做得实在糟糕,每天都在踩各种各样的雷。
而这几天恰恰还有那么一点点时间和觉察力,敢于拿刀切开自己腐烂的肉,为自己做手术。
同时,也给像我这样的家长以警醒: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谨记这些底层逻辑,以在关键时刻学会闭紧嘴巴,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对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助一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