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读书
《干校六记》——记的是事,叙的是情

《干校六记》——记的是事,叙的是情

作者: 你钟意我呀 | 来源:发表于2016-05-27 16:39 被阅读0次

    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女作家杨绛于近日逝世,无数读者悼念杨先生的同时自然少不了衷心称赞杨老的作品,于是掀起了《我们仨》的追忆潮。而对于我来说,除了写尽一家子喜怒哀乐的《我们仨》外,《干校六记》也不失为杨绛先生的另一部佳作。

    《干校六记》中记叙了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以及误传记妄六件杨绛先生及其丈夫钱钟书被下放于干校之事。虽是记叙文,但杨绛先生的写作特点却大有不同。

    整本书中的故事秉承“温情最显于平常”而不是“非惊天地泣鬼神不值提笔落文”的宗旨展开。无论是因自己年纪已失气足力壮的优势只能帮点小忙干着轻活看青年凿井的无奈,还是新辟菜园,建造厕所的辛劳,亦或是看守菜园的平淡,都是干校里再平凡不过的日常写照。而杨绛先生于此书中写作的高明之处在于虽只是运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却万无一失地避免了凡事尽显流水帐的尴尬。

    大多的记叙文体要么靠渲染大事件作为文章的支架从而成功博得读者眼球,要么麻木地继续于文中复制粘贴生活琐事落入庸俗的陷阱,以致于难逃被读者厌恶的宿命。这两者在犯了滥用情感的过错之外,还触碰了不恰当运用语言的大忌。前者言辞激烈少不了蓄意消费文字的嫌疑,后者则平白无奇使文字倍感苍白无力。而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偏偏很巧妙地运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诙谐且真切地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

    凿井记劳一事中一句“我们不是他们的‘我们’,却是‘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表’的他们”无需修辞更无需华丽的辞藻便轻易地将知识分子于当时“被改造”的困窘处境与“持有正义的改造者”的不劳而获却仍然过得问心无愧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阿香告知她小狗为填饥吃粪,她以“瞧你这副神气,我还以为是你在那偷吃呢!”打趣阿香。语言不失幽默风趣。又善于用反问的形式提出诸如“假如猪狗不洁,那么蔬菜是清洁的事物吗”“狗有人性还是人有狗样”“如果我在跌落时喊出声,会不会就此免了老年人夜晚开会的义务”的问题。看似显浅易懂,却能使读者在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后联想问题更悟意味深长性。

    悲剧似乎比喜剧让文章更具吸引力,使得读者意犹未尽,但也许杨先生一开始便想引导读者朝往阳光的方向,因而杨绛先生显然不愿意用生离死别的沉重色彩刻画自己人处晚年却事事受阻的悲凉。女婿王得一的惨死,目睹自杀的青年被埋的苦痛戏码只是被她淡然带过,笔锋一转更多的是尽力表达生命的喜悦。这种对生命的欢悦丝毫未掺杂矫揉造作的态度,情感真挚而深切。不出意外地读者会为作者不滥用悲伤的坚强心态所折服。进而相信积极向上的意义。这种良性循环,于作者于读者百利而无一害。

    《干校六记》中杨绛先生以朴实的笔法记下了六记之事,细腻而传神地叙了与干校中同伴的革命情,与子女的爱情,以及与丈夫钱钟书甘苦与共的爱情。字里行间不经意意流露出的是一个浑身散发爱的光芒的女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校六记》——记的是事,叙的是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dx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