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乾隆御医黄元御

乾隆御医黄元御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7-24 06:01 被阅读0次

2016年那段时间,我曾经开始系统地学习清代代名医黄元御的名著《四圣心源》,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中断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观照自己身体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后天之本脾土的重要性,在结合这段时间学习四书五经的体会,更加觉得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相通的。

黄元御《四圣心源》的基本思想是“土输四象,一气周流”。土,即脾土,四象即心火、肝木、肾水和肺金,也就是说脾土是五脏气运的枢纽。黄元御认为,人体的一气源于脾土,左路肝木之气上升,右路肺金之气下降,人体一气升降出入,周流不止,生命才能生生不息。

基于这个基础,黄元御的治疗理论特别强调扶正的重要性,即黄帝内经所谓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扶正就是让脾土的运化功能正常运作,则人体气血充盈,可以抵御外邪入侵,或者将入侵的外邪驱除出去,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大学》所说的“诚意正心”,王阳明所说的“格物致知”、“致良知”都强调回归人的天性,这个致良知与黄元御的扶正,道理是相通的。

中医治病,无非扶正祛邪,因为黄元御认为扶正为本,因此用药多温和,以防伤害正气。有人据此认为黄元御的经方不灵验,那是机械照搬所致,没有理解黄元御医学思想的本质。

黄元御出身贵族书香门第,天资聪慧,才气闻名乡里,但有一年他生病了,遇到了一个庸医,用了太多寒凉药物,把他的左眼给治瞎了,这就彻底断了他的举业前程,于是在三十岁的时候,黄元御开始学医,就是医圣张仲景所说的:“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

黄元御的国学功底非常好,因此他很快就读通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名著,并分别著书讲解,他的名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被乾隆皇帝招为御医,乾隆皇帝数次出行,都把黄元御带在身边,在繁忙的公务之余,黄元御仍然笔耕不辍,写成多种医学著作,而其中的《四圣心源》则是他耗费了一生的精力写成的煌煌巨著。

四圣指黄帝、岐伯、秦越人(扁鹊)和张仲景,黄元御在该书的自序中说,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后世作者不达其意,于是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

相关文章

  • 黄师,您开的方有效!

    黄师者,即黄元御,清乾隆时代名医也!黄师于1750年"考授御医,因其医术精湛,而受乾隆帝青睐,亲题"妙悟岐...

  • 鼻炎药方——桔梗元参汤、五味石膏汤

    1、鼻炎中鼻涕清 黄元御(乾隆皇帝的御医)的“桔梗元参汤”,五副服下。 配方: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

  • 黄芽汤服用指南

    古经方黄芽汤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理中汤,经乾隆皇帝御医黄元御加减而成,是传承千年的名方。 黄芽汤含有四个成分...

  • 海岸松对应病症

    一、妇科和宮寒 乾隆御医黄元御关于女性痛经的解决方案,及痛经的原理,供我的女友们参考,所以说学习古文还是很重要的嘛...

  • 随笔(二三一)

    您知道清代黄元御对《伤寒论》281条是怎么注解的吗? 此时本人桌上有本孙洽熙主编的《黄元御医学全书》,在该书“伤寒...

  • 黄元御为何英年早逝?

    有人问黄元御这样好的医术,为什么治不了自己的病,只活了五十三岁? 黄元御英年早逝的原因是:忧郁、劳累! 乾隆五年庚...

  • 推荐几本中医书

    清代御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是一本入门的书籍,简单实用,有理论和方剂,方剂平和,适合初学者。 李可老中医搜集整理...

  • 德养人生,医养生命,生生相连,命命贵重。<十>

    (10)黄元御 清朝名医黄元御, 号为研农医术奇, 他的医著进四库, 医者收藏视秘笈。 解说词 黄元御,清...

  • 重读黄元御

    初学医,便读到黄元御《四圣心源》,由于基础差,只得个大概,很多读得犹如吞枣,至今也只记得那个不知道谁画的圆圈,道是...

  • 《治病养生先调脾》4

    皇帝的脉象很怪 黄元御进京之后,并没有直接见到大清帝国规格最高的病人——乾隆皇帝,而是受了一个恶作剧式的考验。 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乾隆御医黄元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ez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