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5 至理生活
导 读
孩子不是天生会阅读的,阅读是可以教的。教什么?教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指的是为了达到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阅读方法和技巧。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学习、掌握下面的阅读策略,显得相对重要而紧迫。
1、预测和推理
虽说所有阅读无碍的读者都会预测,但有些读者的预测似乎比别人更精确、翔实一些——这多半跟他们的阅读经验有关。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聊书的过程中,将孩子们的预测转化为一种有意的行为,然后通过反复练习,让他们将此策略融入自己的阅读风格中。
预测能力强的读者会边读边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然后为了确认或修正先前的预测而继续往下读。下面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推断或导出结论。
你从书中第()页人物的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看了题目,你觉得文章可能会讲什么?
看了第一段后,你觉得文章可能会讲什么?
根据这个事件,你能推断出此人可能会做什么吗?
这个事件、决定、冲突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你用书中的什么资讯作预测?
特级教师蒋军晶: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试试这8种有效策略2、启动先备知识
毫无疑问,阅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都是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的,所以同一个文本在不同读者那里意义完全不同。
认知心理学中的基模理论认为,倘若学生的背景知识有限,在阅读前补充必要的知识,能增进他们理解与投入的程度。
例如,孩子们读《江雪》,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句诗时,你如果问孩子们:“这位老翁为什么要在寒江中垂钓?”孩子们的答案可能会让你哭笑不得,有的说:“可能是老翁家境贫穷,他钓鱼是为了贴补家用。”有的说:“他一定非常喜欢钓鱼,喜欢户外运动。”
面对这样的答案你可以忍俊不禁,但不能简单否定与批评,因为学生并不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并不知道柳宗元的身世经历——柳宗元出身名门,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入朝为官总想成就一番事业,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可是革新失败,被一贬再贬,《江雪》这首诗就是他人生处于低潮的时候写的。
当学生知道了这样的背景知识之后,再来理解那个问题,很多人就会体会到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的诗境实际是诗人当时孤独处境的一种象征,诗人借此抒发自己遭受迫害的抑郁、悲愤之情。
所以,一个好的阅读者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自己理解阅读的内容。
特级教师蒋军晶: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试试这8种有效策略一个好的阅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会先回忆与文章有关的知识,例如,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写作意图等,使之被激活,处于备用状态。这些先备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知识;
②有关文章组织结构的知识;
③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3、图像化
帮助孩子们提高“图像化”能力的过程艰难而漫长,主要方向有两个。
1. 让孩子们多读有情境感和画面感的文字
什么样的文字是有情境感和画面感的?台湾的李玉贵老师做过一个实验,让孩子比较阅读《巨人的花园》的教材版和原著版,结果绝大多数孩子喜欢原著版。其中一个孩子的意见很有代表性:“原著让我容易看见故事里的景象,作者描写得很详细,使我好像看见了一张张图片,头脑里好像有一个画面印在里面。”
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原著中有许多场景描述。这些描述看似与情节无关,增加了孩子们阅读的文字量,增加了阅读负荷,实际上能让小读者产生共鸣,帮助小读者建立整体故事的图像、人物形象,帮助小读者建构场景,让表面上看起来是文字阅读的认知活动,在心理上同时产生图像建构以协助理解。这样的文字就是情境感和画面感比较强的文字。
可惜的是,原著入选教材后,多数场景描绘被删去。因此,很多时候,要让孩子们读到情境感和画面感比较强的文字,就要到原著里去寻找。
2. 多做图像化的交流
如果一个孩子说“作者描写得很详细,使我好像看见了一张张图片,头脑里好像有一个画面印在里面”,实际上,他已经是一个“图像化”能力比较强的读者。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阅读策略不足的孩子形成一种自觉。怎么帮助?聊书时通过问题促使他形成这种意识。
读这部分时,你看见了什么?
这个人如何走路、穿着?他(她)长什么样?
你能够从故事中找出帮助你看见一个地方或一个人物模样的文字吗?
什么故事细节帮助你在脑海中描摹出一幅景象?
什么地方让你难以在脑中描摹出一幅景象?
4、整合资讯
阅读时能关注细节当然是好事,但一个读者如果因为文本中形形色色的细节与资讯而陷入泥淖,不会整合、梳理,这对于阅读者来说,会是一场灾难,阅读知识类书籍时更是如此。
我们身处“碎片化”时代,我们每天都主动、被动地接收到零散的信息,但我们要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我们要学习整合,将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去学习、面对阅读的挑战。
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语文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帮助孩子形成整合资讯的能力。到了五、六年级,概括段落大意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几乎是全国各地小学语文测试的必考题。
特级教师蒋军晶: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试试这8种有效策略5、自我监控
所有的读者都会碰到困惑难解的文章。
一个“自我监控”意识强的读者经常会自问:我是否明白文中的意思?相反,阅读程度偏低的读者倾向于跳过艰深的段落和不熟悉的字词,即使心里感觉那些资讯可能是很重要的。如果阅读时,总是跳过不懂的部分,或只选择想要知道的部分,会导致孩子的理解力降低,以后面对“任务型”阅读的时候,就会饱受挫折。
一个“自我监控”能力强的读者会试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帮助自己理解。下面这些方法,就是那些“自我监控”能力特别强的人常用的消除阅读困惑的方法。
再读一次:对不懂的部分或针对某一章节重读一遍,以提升理解水平。
速读:很快读过去,一方面可加速掌握阅读的重点,一方面可节省阅读的时间。
调整阅读速度:依文章的情况,重点部分读得更细心些。
省略不读:根据阅读目标,某些部分略过不读,关注重点部分。
反复推敲:遇到新词、难句、理解困境时,联结先备知识或相关线索,以寻求阅读理解。
利用上下文:遇到生难字词,不急,可利用上下文猜测单字意义,或推敲句子的意义,来了解文章的内容。
利用插图:插图通常都很醒目,它说明的常是重点概念,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寻求外部资源:请教老师、父母、同学或他人,让他们来解决阅读理解的难题。
寻求外部资源:请教老师、父母、同学或他人,让他们来帮助解决阅读理解的难题。
6、联结
读书就是要联系生活,关注当下。
比如,有一位读者读了《西游记》,认为每个人都是猪八戒,每个人都有原始的欲望,都好吃懒做。每个人都是孙悟空,儿童时代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外在的干预和约束也就越来越多,头上都戴上了“紧箍”。每个人也都是唐僧,因为受过“教育”,尤其是有了宗教信仰后,就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
这就是在做“联结”。他们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想到自己,他们会用旁人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特级教师蒋军晶: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试试这8种有效策略7、问问题
熟练的读者在阅读的前、中、后都会提出问题。
一个善于自我提问的读者,会对问题进行分类。他们会对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分类,并运用于阅读实践中。
试想,一个读者心中如果没有“科学问题”和“人文问题”的区分,他阅读时就会“过于理性化”或“过度人文”。心中有了明晰的科学问题和人文问题的区别后,在阅读科学书籍或人文书籍时就会自如地转换提问的方向。
8、总结
1. 预测和推理: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故事的结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文章的观点等进行预测和验证。
2. 启动先备知识:在阅读之前首先回忆与文章有关的知识,例如文章的写作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写作意图等,可以使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被激活,处于备用状态。
3. 图像化:将文字图像化、情境化,创造心象。
4. 整合资讯:将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资讯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
5. 自我监控:监控自己的阅读理解。
6. 联结:书中的联结、和另一本书的联结、已知事物和新资讯的联结、和生活的联结。
7. 问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问自己问题。
文章来源:整理自源创图书《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蒋军晶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图片来源于Pxel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