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掉过的坑
12年6月来韩国工作,转眼已经4年了。刚来时是韩语聋哑人,一句思密达都不会。办公室里暂时用英语应付,下班周末都憋在家里自学,两年后通过了韩语TOPIK6级的考试,沾沾自喜。
然而考试是容易的,交流是困难的,毕竟考试只有听力阅读写作,没有口语,面对面交流得靠嘴巴说。不过通过了考试,增加了自信,敢说也说得多,于是很快韩语能力也能够应付工作生活了,自我感觉良好,“我的口语不错,沟通没问题”。
逐渐地,我发现这些只是错觉。因为我和同部门熟悉的同事交流没问题,但和陌生的同事交流时,常常出现一句话我需要说两遍,甚至换个说法对方才能听懂。这样的挫败感让我意识到了真相。
其实,和熟悉的同事沟通没问题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我的韩语好,而是因为对方的韩语好,而且理解能力强。同事礼貌又聪明,即便我说得不好,甚至有错误(比如发音错了、时态错了、不规则形变错了,等等),他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因为他们是母语使用者啊,再加上讨论的话题双方都清楚,有时候还有工程图纸作辅助,沟通当然没问题。
同样的,假如一个会点儿中文的老外跟你聊天,你也能很快明白他的意思,多聊几句,你说不定还会夸他中文讲得好呢,其实不是他说得好,而是你的汉语理解力超强。
因为我把沟通没问题错误地归结为自己的口语能力好,导致口语进步缓慢,直到找到真正原因后才再次重视并加以练习改善。
心理学上,这属于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名叫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它是指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会高估内在倾向作用而忽视环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最典型的例子是:自己成功是因为自己努力,别人成功是因为那个人幸运;别人失败是因为那个人不够努力,自己失败则是因为自己不幸。
于是,同样一个事情,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版本的解读。
对自己
当我们伤害别人时,我们很少会说:
因为我本是一个残酷无情没心没肺的人.
而通常推脱于环境因素,会说:
我是被逼无奈的,没有其他选择。
那不是真正的我,我当时喝醉了。
而当我们助人为乐,勇往直前时,我们不会说是因为被迫,喝醉了,而是说,因为自己原本就慷慨大方心地善良。
对他人
当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我们的态度又恰恰相反。
出租车司机一副臭脸,态度很差,我们很少将其归结于环境因素:
或许是他出门前跟老婆吵架了,心情不好。
而是更倾向归结于内在因素:
这个人本来就很粗鲁。
当然,这还不算最差,因为我们通常也就在心里评判一下这个司机,很少主动说出来。很多人通常不会对陌生人太无礼,而是“窝里横”,谁对他好他就欺负谁。所以,当面对自己的家人时,基本归因谬误,常常让家里硝烟四起。
我认清你了,结了婚,你就变了!
你就是这样,跟你妈一样固执。
哎,头发长见识短。
问题总是归结到对方的品格。
如何避免这种错误呢?
首先要知道人都容易犯这种归因错误,是惯性在作怪,主动挣扎着克服一下,反其道而行之。
对自己
做得不好,别逃避,找内部原因。
做得好时,别得意,找外部原因。
就像我的韩语沟通没问题根本原因不在于我,而是因为对方的理解力强。
对他人
解释别人的行为时,把对方往好处想。
例如,和伴侣有矛盾时,试一试找外部原因。如果对方心不在焉或心情不好,试着想一想可能是因为事情本身造成的,不是对方的错。
他大声说话,我能理解,最近他的工作压力太大了。
她冲我发火,我能理解,这些天她身体一直不舒服。
如果对方做了一件体贴充满爱意的事情,当然要归因于对方爱自己啦,难道要归结于他临时脑子进水?
另外,关于婚姻生活,有个有趣的理论
美满的夫妻关系中积极交流(如爱,温存和幽默)与消极交流(如烦恼,抱怨和争吵)之比为5:1,这是婚姻关系的临界点,当比例小于5:1时,这段关系就很危险了。
小心归因错误,韩语口语事小,家庭和睦事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