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头条之【知行合一学习法】
三天三夜的企业内部致良知学习会正在进行中,一位高管的抵触情绪特别严重。
第一天晚上,当董事长走进他的房间与他交流时,他“恳求”董事长允许他退出学习,因为作为严谨的理科生,他对心学实在是“信”不起来。
“你不信老师讲的,那你信不信我啊?”董事长反问到。
“信啊!董事长你号称‘小诸葛’,创新点子特别多,这点我们都深信不疑。”这位高管的回复可绝不是“奉承”,在这位董事长所处的家装行业,三分之一的创新点,都由他提出并实现落地。
“那你知不知道我的创新为什么比别人多?”这位董事长又问。
“您总能创新,老有点子,我们也不知道您从哪儿想来的。”员工答道。
“我告诉你,我有一个自己的人生方程式,也是我的创新方程式。”董事长继续发自肺腑地说:“不管接触到什么新鲜理论,我都会首先假设它所讲是正确的、有价值的,然后顺着这种新型思维方式,认真研究、切实践行,最终我总能有所收获。
听完董事长的“创新公式”,这位员工突然来了兴趣:“董事长,我正好跟你相反,我都是先假设这种理论有问题,然后努力寻找其中的问题,以证实我的猜疑。结果,越看越不行、越看越抵制,最终就是学无可学、干脆不学。我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总用这种方法论……”
“你的方法论基本上就错了。就拿学习致良知来说,既来之则安之。你既然来到这里学习,如果你能先不排斥,尝试把老师的话听进去,努力感受一把,体会一次,先不说自己收获多少,至少可以不浪费时间、不错失机会。”
“那万一这事儿真的不靠谱呢?”员工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当然了,我也不会马上下结论,学习结束之后,我会跳出来从另外的视角再回顾一下。这样我就不会遗漏掉有价值的内容,同时也能保证自己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接着,董事长又补充了一句:“我自己学过了,受益了,才会推荐大家来学。你们至少相信我吧!”
高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答应董事长首先选择“相信”,以更积极的方式投入到接下来的课程里。
课程进行到最后一天,也就是第三天,这位高管真的“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他被中华文化中蕴藏的伟大力量所打动,他也被董事长的格局和境界所感动。
尽管此前对公司的3.0方案难以理解、徘徊迟疑,甚至有过辞职的念头,但是当这位高管通过学习,深入领会到3.0事业利益人心的崇高意义之后,一份发自内心的认同,油然而生——“如果我这颗心的高度不够,如何能够努力去跟随董事长创新、创造!”
这位高管很庆幸,因为选择相信董事长,让自己没有白白浪费三天的学习时光,让自己拥有了一次打开自己生命边界的机会!
不信圣人之言,源自“小我”
这位高管的这番内心挣扎和经历,令这位董事长也思索了很多:为什么在参加“未来之星”学习会或3.0企业方案研讨班时,比起基层员工,往往是企业高管、知识精英更加难以融入?
这些人很优秀,正因如此,内心普遍存在着山一般大的“傲慢”,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鲜事物,也不愿意放下过去的成见,往往在一开始,就主观假定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内容有问题,所以就会一直处在对抗与挣扎中……这番对抗已经把他们的精力消耗殆尽,让他们没有心思认真体会课堂上的精华内容。
体会到这点以后,这位董事长无论走到哪里,都首先将自己“先相信,爱观察,不拒绝,善学习,强吸收,勤总结”的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
在不久前举行的未来之星学习会上,被这位董事长的分享所打动,一位学习了很久也没有突破的老学员,终于突破了自己的心结:
“参加了四合院6月5日到12日的未来之星学习,对于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6月7日上午的学习,让我数次眼含热泪,自己心中的恶太多了,平常经常喜欢评论其他组织或其他人的各种缺点和不足,美其名曰‘责善’,其实是‘嫉妒’。通过给别人找问题、找不足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即使没有问题也要分析出问题来,背后其实是一个大大的‘傲’,心里面真正的声音就是:天底下我最厉害,谁也没有我能耐!”
另一位初次参加未来之星学习的企业同仁也袒露了真实的心声:
“人们经常讲,在对的时间、跟着对的人、做对的事,这样就会取得成功的一生。但为什么自己就是做不到静下心来思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心里住着大大的傲慢,因而每执行一项任务,总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就是不愿意去相信上级比你强。结果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大大打了折扣,最后导致事情失败,还反过来说是领导思路有问题……久而久之,就变得越来越没有力量。
过去,我一直认为,论起文化知识,我比很多人甚至老师们都强,所以这次来到未来之星学习,心中充满了质疑。但是,现场被老师们的强大能量和真诚质朴所感染,我第一次意识到,不进步都是心中的成见和小我在作怪!只要肯相信圣贤思想并选择跟随,心中的力量就会升起,生命就会变化气质。在四合院的老师们和企业家的身上,我真切看到了这一点。”
圣人之言,诚不我欺
有这样一个童话故事,蜉蝣、蚂蚱、青蛙、老虎、大雁,这五种动物,因为所处的层面不同,生命的长度不同,因而格局和境界不同,对于春夏秋冬的理解就不同,整个生命所呈现的景象自然完全不同。
在学习和体证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如何能够超越自我的固有见解,从圣贤之言中获得智慧与能量?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信”的程度到底有多少。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你是否相信圣人之言?你是否相信自己的心中有无尽宝藏?你是否相信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这一人生重大真理?
相信的程度有多高,实践的动力就有多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切实行动了,自己才能真正有所体悟!
极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
有少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
大多数人,看见了也不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