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助学,圆我大学之梦
来源:旅游学院 作者:金玉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学梦,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大学真的只是一个梦。
贵州偏远的山区,还有许多辍学的孩子,他们并不是成绩不好,而是这个家庭再也没有支撑他们读下去的金钱。在这里,有工作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几乎都是以农耕为主,一年的收入就靠秋季收割的稻谷。很幸运的是,这里盛产茶叶,每家每户都种有茶地。春天,随着温度的升高,茶树上冒出嫩嫩的牙尖,春雨过后,湿润的空气伴随着淡淡的茶香使人沁人心脾。每到茶叶采摘的季节,寨子里几乎都是静悄悄的,偶然听到狗的叫声。可在茶地上,那就是不一般的景象了。满山都是采茶的人,男女老少,有的人在聊家常、有的人在对山歌、有的妇女单手抱着啼哭的婴儿,但是他们的手都是在不停的采摘嫩茶。小学放学后,立马拿着茶框往茶地里跑,这就是我们的日常了。虽然在炎炎的烈日下,可我们还是那么开心,每个人都露出幸福的笑容,因为这个季节过后,就难得有挣钱的机会了。
上了初中,家里离镇上的学校太远,我便开始住校了,只有每个星期的周末才回家一次。初一的时候,摩托车也特别少,父母来接更是不可能的了。我和寨子里的小伙伴放学后便走路回家,因为走马路需要绕很远的路途。所以我们喜欢走小径,母亲们担心我们,就一起拿着手电筒在山底下等着我们,每次还没等我们下山,就远远的听到他们的叫喊声了。
中学时期,我对大学没有任何概念,我只知道上初中就可以考高中。正好那时“流行”外出打工,很多父母都外出,可以有点稳定的收入来源了,但是很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的孩子认真学习,可也少不了骗父母的钱泡网吧的人。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我们十个孩子一起随奶奶生活的日子了。父母、叔叔、婶婶们都走出这个小村庄,去外面挣钱了,奶奶带着我们十个孩子,相依为命,有争吵、有打架、有欢声笑语、有流泪,可那段日子让我回想起来特别快乐、温暖、幸福。初三毕业后很多人也随父母出去打工了,特别是家里最大的那些孩子们,长兄如父,因为农村家里基本上都是三个孩子以上,父母的低收入根本供应不了那么多人的学费,可谁不想上大学呢?
大哥在中学时期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担任学生会主席,广音员等等。他每个周末回家,尽管路途遥远,他都会背着很多书回家。白天干了一天的农活,晚上一个人在弱弱的灯光下写作业到深夜才肯入睡。老师们都觉得他上县里最好的高中肯定没问题,免学费直入一中。父亲也直说了,不能免去学费,就不要去上了,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也要上学。那一年,中考成绩出来了,他流泪了,他不是第一名,不能免学费上高中,过年后,他便随父母外出打工了。有一次,我去他的书箱找复习课本的时候,我看见了大哥的一叠奖状,我拿着奖状去找父亲,哥哥当时没给你看吗?为什么不贴在墙上?当时爸爸沉默了。
其实和大哥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为自己不是最优异的那一个,所以不能上高中,不能考大学,大学永远成了一个也触不到的梦。
后来爸妈回来种庄稼了,我和姐姐的高中学费全靠哥哥来提供,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的身上,每个月定期给我们打生活费。母亲并不认字,可母亲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留着无数汗水换来的钱让我们读更多的书,走出小村庄。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我要考大学,我要跳出农门,终于,2017年到来了,对于我来说也是最幸运的一年,我考上大学了,带着行李,我走出了小村庄。
我非常感谢国家的政策,让我步入大学之际免去对于学费的担忧,我可以直接办理生源地贷款,拿着一张纸条就可以步入大学。
初心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周总理出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瓜分豆剖中呻吟、炎黄子孙面临亡国灭种的时代。可他却能做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这个和平、充满爱的年代,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进入大学那一刻许下的誓言:“努力学习是我一生的追求”。
进入大学,我终于放下了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我离开家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使我不仅只是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第一次有机会再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的接受教育,是我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人生历程。这也许也是我最后一次能够在相对宽松,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理的理想环境。我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夯实基础,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参加志愿和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为以后国家的旅游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感谢国家,感谢学校,感谢每一个帮助我的人,谢谢你们给予我一双飞翔的翅膀,让我在大学里自由的翱翔。感恩助学,圆我大学之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