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输入来源是什么?
刚听到这个问题时一阵迷茫,是啊,每天焦急地想着如何输出,但如何输入、输入来源是什么,好像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吃饭时会挑剔好不好吃,有没有营养,才能保证胃口好、身体健康。但自己的输入来源如果不花功夫甄别,妄想下笔如有神,也是不切实际的。
趁此机会,盘点一下以往自以为高品质的输入源,一方面是检视自己有多少输入源,一方面是看看这些输入源到底是不是高品质的。
最大的一个输入源是书籍。
《建筑的永恒之道》《建筑模式语言》
这套书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 •亚历山大教授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写的一套建筑专著。虽然是建筑专著,但写作手法更像是散文,并不像我们对建筑类书籍的想象,全文没有一句工程术语。写作角度也非常独特,比如,作者把好的建筑、庭院、市镇规划的特征归纳为“无名特质”、“时间模式”、“事件模式”等,阅读的过程中,就像一个阅历丰富的智慧长者在和你谈论宇宙人生,我认为任何专业领域的人阅读都会感觉很舒适。
甚至,你读完这本书,隐约能感觉到中国的风水学也有了客观的解释。最重要的是,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创造一个建筑、一个小场景、一个市镇、一个世界的心法。
我怎么会有“创造世界”的本事呢?因为我是一名游戏美术设计师,我的工作就是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发挥想象力,创造吸引人的场面。《建筑的永恒之道》这套书,就是我的理论基础。我的观点是,如果不了解现实世界里一座建筑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那一定不能凭空想象一座令人赞叹的建筑。另外,这套书的英文原版读起来更加优美,而且简单易读。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
这套书是在《罗辑思维》购买的,诚如所言,写文章要“句有句法,章有章法、文有文法”。这套书让我能看懂文章了,甚至是电影,行文结构、起承转合,以及每一个人物、道具、台词出现的作用和意义。就像装备了火眼金睛,之后阅读其他小说,观看电影,能很快抓住创作者的用意。虽然我读完后并未开始写作,但是让我真正的对文学起了赞叹,这也是我写作的动力吧。
《金刚经》
我读的是鸠摩罗什的版本,有时会参照玄奘的翻译。在我读了很多遍之后,发现释迦牟尼讲的东西和李笑来老师讲的是一件事,关注的是人的元认知能力。可以说,《金刚经》就是两千多年前如来开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只是释迦牟尼限于当时世界的认知水平(包括他自己),所做的类比、例证,现在看起来就像是神话。在我看来,后世很多人都把这些神话性质的类比当作释迦牟尼的本义了,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如来,笑来,细思极恐啊^_^
我近几天努力回忆我所阅读过的所有的书,虽然读的很多,起码比我周围的人多很多,但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三本。
貌似都是工具书,现在看来,还是狭隘了,输入源太单一。最近有些忽视工作上新知识输入,这是不是停止成长的迹象呢?以及,多认识一些新朋友,比自己认知高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