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发生前。预先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和依据技术方法测算,制定出未来某个时期内各种生产条件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标准成本,作为员工努力的目标以及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从而起着成本的事前控制作用。
企业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 体系中的标准成本是通过在系统中为每个制造件创立成本估算(Cost Estimate)来实现的。每一个成本估算建立在一定的基础数据之上。以离散制造行业为例,其产品结构都可以用树的概念来进行描述,最终的产品也由固定个数的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一段时间内相对较为固定。这些基础数据包括: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工作中心(Work Center)、工艺路线(Routing)、物料主记录(Material Master Record)和成本中心(Cost Center)。
物料清单是完整并结构化描述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它包括所含每个部件或者材料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对标准成本来说,物料清单确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入产品成本及计算顺序。物料清单中也会包括一些半成品,它们本身也有物料清单,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SA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层次物料的成本,然后逐步计算上一层次的半成品。这一过程被称为成本上卷。工作中心在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中是一个抽象的组织概念,可以将一台机器或一组机器、一条生产线或一个车间定义称为一个工作中心。工作中心是计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基础,它定义了与产品制造成本相关的公式,如作业准备时间或加工装配时间公式。工艺路线定义了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每一道工序以及执行这些工序的先后次序。工艺路线依托工作中心,对每道工序定义了完成该工序的标准作业(Activity),如作业准备、加工或者装配等。电子作业指导书管理软件 使用工作中心定义的公式和工艺路线中的标准值就可以计算标准的作业耗用量,并根据成本中心会计计算出来的作业价格,系统就可以计算出标准的制造成本。物料主记录包含了管理一个物料需要的所有信息。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可以从物料主数据中获取外购材料的标准。物料主记录除提供产品成本所需的信息外,在每次成本计算完成后,标准成本会被保存在产成品和半成品的主记录中。成本中心是电子作业指导书系统中归集和控制成本的组织机构,任何一个工作中心都必须明确地隶属于一个成本中心,而事实上几个工作中心可以同时属于一个成本中心。在实际管理中,工作中心和成本中心的隶属关系通常应遵循能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和方便成本核算的原则。
根据以上所列的主数据。电子作业指导书体系的产品成本估算的计算过程为:根据物料清单和物料主数据来计算成品的材料成本;根据工序作业量和作业单价来计算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事前计划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开支规定数量界限。可在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按成本标准控制支出,随时显示节约还是浪费,及时发现超过成本标准的消耗,有利于企业迅速制定改进措施,纠正偏差。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产品成本形成后,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企业可以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为未来降低成本指出途径。
标准成本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是基于企业现有的资源、现有条件下而设立的。如果以此作为企业永久的一个指标或最佳指标。显然不足。从动态过程来考虑。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的更新、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企业在不断地寻求和改进最佳成本模式,也就是企业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发展变化过程,当然也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通过这种循环的模式引领企业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走向顶级。
网友评论